1997年11月8日,三峡大江截流仪式在宜昌三峡工地举行。周国强 摄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自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创造了百万人口迁移的世界壮举,形成了内涵为“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的三峡移民精神。
2010年10月23日,在三峡截流纪念园里,还能看到三峡大坝坝址——中堡岛示意图。周国强 摄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资深摄影记者周国强30年来多次赴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中堡村、东岳庙村,用手中的镜头为5户移民家庭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今年4月3日,长江日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周国强镜头中的3位主角——68岁的陈世寿、66岁的陈义强和53岁的赵春合。
谈起近况,陈世寿找了五六位年龄相仿者组建了乐队;不再摆摊卖肉的陈义强,现在每天到处走一走,开始适应养老生活;泥瓦匠赵春合如今基本上干完活就能拿到工钱,这让他“非常满意”。
68岁的陈世寿:找了五六位年龄相仿者组建了乐队
1994年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三峡中堡村3组移民陈世寿在临时修建的住屋前,舞动自己花200元扎的土狮子。周国强 摄
“几个人唱了一场,每人拿到了120元,还不错。”68岁的陈世寿在电话里谈起近况时说。钱虽然不多,但可以弥补一下家用。更重要的是,陈世寿觉得找到了自己的新价值。
陈世寿原是三峡中堡村人,一直住在如今坝上的位置。1993年,他重新搬迁回了中堡村,成了三峡移民之一。
2001年,陈世寿建起了一栋三层小楼,结束了一家人在临时住房生活的日子。2013年2月8日,在陈世寿家小楼前,周国强帮他拍下了一张“全家福”。
2013年2月8日,陈世寿(右二)在自家三层小楼的门口与家人合影。周国强 摄
当年的“全家福”上有5口人,陈世寿夫妻和小女儿、女婿,以及小外孙李明辉。那天,老母亲王和珍不在家,没有出现在照片上。
4月3日上午,陈世寿给记者发来了一张最新拍摄的合影,夫妻俩簇拥着98岁的王和珍,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2022年4月3日,陈世寿夫妻与98岁的母亲王和珍在家门口合影。王金辉 张鹏 摄
陈世寿告诉记者,小女儿和女婿现在都在外地打工,小外孙李明辉现在宜昌读大学,即将毕业。对于外孙未来的工作意向,陈世寿很淡定:“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随孩子自己吧!”
陈世寿从小学习舞狮、舞龙和锣鼓等,天赋很高。虽然不识字,但他从乡间老人们的传唱中学会了《黑暗传》,“能一口气唱上4个小时”,加上打得一手好锣鼓,十里八乡有白喜事,都会请他去唱一唱。
因为功底扎实,他的“出场费”也在逐渐提高,从最开始一场30元,变成了现在一场120元。
不久前,陈世寿找了五六位年龄相仿的老人,组建了一个农村乐队,专门在村民办丧事时表演。“每场人均有120元收入,有时还有额外的红包。”陈世寿说,唯一麻烦的是“这个活有些辛苦”。
回首30年来的生活,陈世寿觉得一切都还比较顺。让陈世寿着急的是,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自己年龄又日渐增长,舞狮、唱《黑暗传》等传统手艺后继无人。
“我就是想收个徒弟,好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些手艺传下去,不能在我手上断了。”陈世寿电话里对记者说。
66岁的陈义强:不再摆摊卖肉,每天到处走一走
1993年5月30日,三峡中堡岛南岸老码头,陈义强(中)帮乡亲搬迁,将拆下的预制板抬上拖拉机。他们身后是未来三峡大坝的坝址——中堡岛。周国强 摄
“我已经正式退休,开始适应养老生活。”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66岁的陈义强时,他正在散步。骤然松弛下来的生活状态,让他一时有点不太适应。
1994年,陈义强作为第二批移民,搬迁到了三斗坪镇新生村,从此开启了崭新的生活。搬迁后,陈义强在离家不远的鸡公岭菜市场上租了摊位,专门卖肉,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摆肉摊其实是个很辛苦的活。”陈义强笑道,“一般人吃不消。”每天清晨,他要去五六里外的屠宰厂进肉,一进就是上百斤,然后再拖到摊位上出售。
“从进货到卖完,一天至少要工作10个小时。”陈义强说。20多年来,陈义强进肉的工具从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最近几年,骑不动摩托车后,他就花钱请人拖运,“原来年轻、身体好,现在还是要服老”。
陈义强儿女双全,大女儿早已外嫁,小儿子如今在外打工。虽然肉摊收入尚可,但他始终不肯劝儿子接手,“这一行太辛苦,我舍不得让儿子吃苦”。
如今,陈义强的孙子11岁了,在当地读书。儿子儿媳在外,他和老伴平时就帮忙照顾孙子,“平时也忙得很”。
2022年4月3日,陈义强在自家门前的留影。李佳佳 摄
考虑到年龄和身体状况,陈义强已经不再摆摊卖肉了。“现在每天就是到处走一走,有时确实也感到很无聊,但又不知道可以做点什么,还是要慢慢适应。”
回首过往,陈义强觉得很自豪。他说:“我一生最骄傲的事,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养大了一双儿女,没有成为社会的负担。”
53岁的赵春合:现在基本上干完活就能拿到钱
“我很忙,手上的活不少。”记者联系上53岁的赵春合时,他正在工地上忙碌,约好中午12点半再联系。刚采访完,他就又忙着去工地干活。
1993年,赵春合一家搬迁到中堡村12组的临时房。当年5月31日,周国强来到赵春合家中,给他和时年7岁的外甥汤福军拍下合影。
1993年5月31日,三峡中堡村12组移民赵春合的新家,保存多年的《红色娘子军》画报成了时髦的墙纸,右边是他7岁的外甥汤福军。周国强 摄
当时的房子墙面还是砖面,为了挡灰,赵春合保存多年的《红色娘子军》画报变成了时髦的墙纸。一张贴着白瓷砖的小桌子格外抢眼。
1995年,赵春合家盖起了两层楼的新房,墙面抹了水泥,还刷了油漆。
2013年2月8日,周国强再次来到赵春合家中,给当时27岁的汤福军及其8个月大的儿子汤驭龙拍下了一张照片。当年照片里贴着白瓷砖的小桌子,还保存完好。
赵春合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汤福军是大姐的孩子。搬迁前后,姐弟4家一直住得很近。
赵春合告诉记者,两张照片里的小桌子已经“退役”,但他舍不得丢,而是珍藏了起来。“算是一个念想,每次看到桌子,就回想起当年的生活。”
如今,汤福军是当地一家空调专卖店的售后安装人员,汤驭龙也已读小学。
2022年4月3日,赵春合发来了自己去年7月在宜昌长阳旅游的照片。
赵春合自己的职业是泥瓦匠,已经干了20多年,平时在家附近接活。“这一行收入还行,一个大工一天有280元~300元。”赵春合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活不是每天都有。他说:“一年基本只能干7个月左右,一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
赵春合有一个女儿,已经成家,女儿现在有两个孩子。女儿和朋友合伙在宜昌开了一家母婴用品专卖店,两个孩子也带在身边照顾。
为了增加收入,56岁的老伴黄文梅也经常跟着赵春合上工地,“她只能做小工,一天只有180元~200元”。
2021年,赵春合夫妻带着一些人去了陕西的工地,干了3个月。“以前干完活,工资一般都要拖欠到年底才给,甚至还有拖欠几年的。”近年来,随着国家整治力度的加大,农民工的权益越发得到维护,他再也不担心工资被拖欠了。
“现在基本上干完活就能拿到钱,我非常满意。”赵春合说。
(长江日报记者史强 通讯员周娣)
11994年12月14日,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后,三峡大坝正式开工建设。波涛汹涌的长江被横腰拦截,一场人类驯服自然的奇迹在这里上演。为了驯服滚滚江水,1993年起,三峡两岸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移民计划。113万人登上远行的游轮,含泪和故土告别,踏上了远离家乡的旅程。然而在长江岸边的废弃窝棚里,还住着一个顽固的“钉子户”。
杨祥国在三峡这片土地上生活了95年,他摘下门牌号塞进棉被里,和54个子孙一起迁到了“别人家”的地盘上。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至今,三峡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127万人,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如今他们过得怎么样?回不去的的故乡在水下
三峡移民:百万人口迁移的世界壮举2021年,是刘芳从重庆到浙江定居的第20年。20年前,带着简单的行李,刘芳一家从重庆辗转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定居。跨越1000多公里从袓国西南内陆到东南沿海,只为响应党的号召,支持三峡工程建设。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身为三峡移民的他,正要将自己的家搬往另一处,不久后他的祖屋即将沉入水底。
1997年11月8日,三峡大江截流仪式在宜昌三峡工地举行。周国强 摄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自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创造了百万人口迁移的世界壮举,形成了内涵为“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的三峡移民精神。
杨祥国在三峡这片土地上生活了95年,他摘下门牌号塞进棉被里,和54个子孙一起迁到了“别人家”的地盘上。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至今,三峡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127万人,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如今他们过得怎么样?回不去的的故乡在水下
探寻世界尽头,尽在六六途游。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我是移民哥,我国凭借着强大的基建技术,创造了许多震惊世界的奇迹,而在我国创造的许多奇迹当中,无疑,三峡大坝可以说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了,而如今三峡大坝的建立,已经经历了14年之久,相比当初三峡大坝建立之时,所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很多人就非常好奇,三峡大坝当初的建立到底是否值得?
享誉“全球一号水电工程”称号的三峡大坝,在抗洪,发电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投入使用,至今已为人民服务近18年了,创造了数以万亿计的经济价值。但它能否持续为人民服务呢?如果老化拆除,它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会不会随之消失?甚至是否会造成川渝地区发生洪涝等巨大破坏呢?三峡大坝的使用年限
【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及时获取国际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及世界语(esperanto)最新资讯】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其建设时间之长、建设难度之大、涉及难题之多,是全世界范围内都不曾遇到过的。这其中,最大的困境,恐怕还在于水库修建区域的大量居民应该如何疏散。上百万人,背井离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安置会成为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而如果妥善安置则不仅能完成项目,还能作为中国管理水平的样本以鉴后世。
网上关于三峡工程的报道多如牛毛,其中有真有假,令人难以辨别。作为专注于报道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小编,在查阅了诸多官方公布的资料数据后,决定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所了解的关于三峡移民费用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尽可能真实的了解三峡工程的建设状况。01、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以下几点事实一、三峡工程是一项耗时很长的大型工程,在项目建设之初,是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后期整个移民费用的最终花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