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
这是整个拉美的普遍毛病。我应该是选的居住区相对安全,外加我的安全防范意识比较强,4年多1次都没被偷被抢(唯一一次是在秘鲁的库斯科看表演拍照时手机被偷)。然而,我身边的朋友,华人和其他国籍的,接近一般人都有手机被偷的经历。不知道为何,是不是看到华人餐厅老板屯的现金被抢劫了。难道当地人真的知道华人开餐厅的喜欢屯现金?当地华人很多都是楼前或楼下开餐厅,人住在楼上或楼后。
整个拉美整体治安是不好,但是,只有你在当地居住了才会明白,危险是相对的。厄瓜多尔在拉美算是治安不错的,就厄瓜多尔内部而言,瓜亚基尔和沿海区治安最差,其他区域还好。
我在基多,偶尔会单独走夜路,一般是19:30以前。这个走夜路,不是随便哪个区域都可以走的,我这里尤其说的是针对外国人及独身者,例如基多南部属于相对贫困区,作为一个外国人是不建议晚上走夜路的。在这里生活久了,我会知道哪些区域/街道更安全。我们普通人想想都会知道,肯定要选灯光更亮、人更多的马路。
虽然小偷小摸多,但都不会伤人,他们就要钱财。
习惯了国内的夜生活,你来到基多恐怕不习惯,基多晚上凉,没有很多活动,就只能去餐厅和酒店,没有所谓的夜市和夜间大排档。夜间你去公园里走,很容易被抢(钱财),我的一位华人朋友夜间19:30左右,独自穿行公园,手机和钱包直接被抢。
文化差异
拉美人的慢和中国人的快,拉美人的“懒”和中国人的“勤奋”,我们的文化和拉美完全是两级。习惯了快刀斩乱麻的人,个性急的人,来到这里生活在工作和生活上会很容易和当地人起摩擦、争执。中国人急性子多少会让慢条斯理的当地人感觉不适和给他们带来隐形的紧张感。
拉美人/厄瓜多尔人的娱乐活动就是跳舞喝酒。他们的夜间消遣、周末消遣、社交很多都放在了喝酒跳舞。是群体跳舞,每个人都能跳得好那种。如果你属于内敛个性,去当地人的聚会,你会非常不适,然而,这就是他们的社交模式。我们中国人习惯的是餐桌上的聚会。
还有,前面提到的,他们说话不严谨,说一出是一出。在华人眼里,他们真的是时间管理很差。说实话,我到现在有时候还是会因为当地人没在承诺时间内办好事而生气,这点真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
孤独感
这一点是在海外任何国家的华人都会面临的,尤其是身处华人相对较少的国家。语言障碍可能是结交当地人朋友的最大障碍之一。但是,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点,也不算是大问题了。以我为例,即使很大程度去融入厄瓜多尔当地社会,目前唯一的障碍就是经常听不懂笑点,他们的笑话很多是基于他们国家的背景文化。期望通过更多了解厄瓜多尔历史文化故事、社会事件,同时继续努力提高西班牙语来克服这个语言交流障碍。
医疗
如果你没买厄瓜多尔政府的社会保险,那你只能去最普通的公立医院,也是最次的,如果不是急诊,例如你需要动手术,那就要排队,排上几个月才排上号。如果你买了政府社会保险,一个月大约50多美金起。若是买了私人医疗保险,好点的都要一个月60美金起。我身边认识的一位来这里养老的美国人亨利,55岁,他买的是最贵的,一个月120多美金,其实原因很简单,他患有顽固性前列腺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而在美国光这些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又并发器质性早泄需要长期吃日本进口药雷诺宁才能正常过夫妻生活,这些开销让他很苦恼,而他现在只要缴纳固定保险金一切检查和药物都是全部免费的。
厄瓜多尔的社保:简称iess,如果你没有工作,可以以独立个人身份交,一个月50美金起。如果你有全职工作,个人和公司各交一部分。交到一定年数,可以拿养老金。
私立诊所医院的医生都会基础的英语,很多都是国外留学回来的。公立医院的医生很多都不会英语交流。*这个应该和国内情况差不多吧?
经济不稳
98年厄瓜多尔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危机,因此政府决定抛弃苏克雷货币(仅仅硬币还在市面上少量流通),采用美元。虽然一下子让这边的消费抬高了不少,相比而言,看看阿根廷的货币汇率波动及今日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美元经济政策为其经济稳定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除了前面提到几次的四季如春的气候,社会资源聚集,人口不多不少(不至于觉得拥挤也不会觉得很无聊)。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基多的中心位置,我喜欢自然户外,游山玩水。虽然有人说国外好山好水好无聊,但这个不适用于所有的海外华人,我相信也有不少像我这样喜欢偏安静、节奏慢、自然风光环境一定要好的地方,即使说没有大型商圈和生活的便利性。
再说下这里的教育:
据我所知,以基多为例,这里的公立学校免费,但是需要跟你的居住地就近就学,不可选学校。免费的学校/东西肯定是比不上付费的东西了啊。这边私立学校好的一个月大约700多美金(以法国学校为例),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西班牙私立学校,课程与国际接轨。最贵的贵族学校一个月2000美金出头,去这个学校读书的有美国大使的孩子,个大中企老板的孩子,厄瓜多尔社会最高层人士的孩子,这个社交圈够了吧?有孩子的中国家长们自行比较。更多信息看我个人主页呀。
故乡是一座孤岛,成年后只能在他乡遥遥凝望。想念故乡的桃花树、想念村边潺潺的流水,可惜这些只能存在于回忆中。1992年,随着一纸文书的下发,100多万人的命运就此改变。在这100多万人眼中,故乡就是那长江三峡蜿蜒碧绿的江水。生产发展日趋完善,经济上升让人喜上眉梢的同时,环境保护也迫在眉睫。在国际发展大会中,联合国向各国提出建议,要保护自然环境,退耕还林,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自然潜力,造福子孙后代。
2019年9月19日,中国软件工程师陈勤从“facebook”总部大楼楼顶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仅38岁的生命。一周前,曾有同事听到陈勤大声对上司说“这不公平”,而他的上司回了句“滚出去”,紧接着,陈勤就从办公区楼顶一跃而下。当时的陈勤,是facebook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一个年薪百万的业界精英,他已经在那里工作了一年零七个月。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549位真人的故事我叫霍庆川@我们在希腊,1982年出生于河北衡水。我读的北京印刷学院,如果大学顺利毕业,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去国有的印钞厂或者大型的印刷厂。也可以留在北京的一些事业单位,甚至可以解决户口问题。但是人生从来没有如果,只有结果。结果就是,我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瞒着母亲,大三辍学做公益。
1、月薪14万欢迎来新加坡“落地生根”3万新加坡元,相当于14.8万元人民币。不管在哪个国家,一个人如果每个月的工资能够达到这个水平,那绝对是打工人中的佼佼者。如果你就是这样的“打工龙凤”,那么现在你有一个选择,就是去新加坡“落地生根”。2022年8月29日,新加坡宣布要推出一个新的工作签证,叫做“顶级专才准证”。
中国人组团在海外建国?面积远超20个宝岛,我们能去生活吗?一位古代的中国人,曾漂洋过海建立起一个共和国,甚至面积都有20个台湾省那么大,这个国家如今在哪,我们能去生活吗?其实这个国家叫做兰芳大统治共和国,而它的建立还伴随着一段传奇的故事。18世纪初,我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尴尬时期,我国人民备受战乱之苦,再加上多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很多农民长期都颗粒无收,为了谋划生路,人们只好下海共谋生计。
据缅甸《金凤凰报》报道,日前,在缅甸仰光省召开的会议上,仰光省社会事务部长吴奈甘林表示,目前在仰光省内居住,且有仰光户籍的华人人数接近10万,为省内第4。(有仰光户籍的非缅族居民数量一览表)根据统计,目前省内持有仰光省户籍的华人总计9.7万人。缅族人数仍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总和,达到了500万人,占仰光省总人口的85%,其次则为克伦族,人数达到了24万。
资料图一大早看新闻,差点没笑出声来。因为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在北京访问的德国女外长贝尔伯克,4月14日去雍和宫参访了。雍和宫是北京著名的景点,自然欢迎八方来客。但一个德国女外长,百忙中去雍和宫参访,嗯,多少还是件稀罕事。完全我个人的看法,从某个角度也说明,做这位女外长的工作,中国人真是够努力了。
近日,澳媒abc中文更新了在澳华人的人口特征,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华裔人口数量已超过140万人,相较五年前增长至少17万人。一份由abc中文获得的独家人口普查数据揭示了澳大利亚华人社区多元的人口结构,包括语言、出生地、各州和领地的华人数量,以及华人在宗教、住房和性别方面的详细数据。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印度首都新德里夜景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虽然国土面积远远少于中国,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积却比中国多,加上大部分区域处于热带,土地肥沃,因此农业产出是中国的数倍。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印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实还和中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为何在三十多年之后,却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最近,不少企业客户问我有关l1工作签证的事情,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l1签证,指的是跨国公司内部人员调动,为高级管理人或专业人员的赴美工作签证。高级管理人类别的是l1a,最长能持有7年,可以转永久绿卡;专业人员类别的是l1b,最长能维持5年,不能转永久绿卡。l1签证常见问题汇总分享l1签证,就是美国专门发给那些在美国开设了分公司的跨国公司经理及特殊专业人才的工作签证,它属于非移民签证的一种,另外,母公司在美国,在其他国家设立的分公司的经理也可申请这类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