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全面解封、赴华不再强制隔离后,恰逢新年将至。
不少在澳华人重金购票,第一时间踏上归途,期待与父母团聚过年。
一别3年,再次踏上故土,多少会有些恍惚,“恍如隔世。”
喜悦之余,也不乏担心。
1月8日,墨尔本,晴暖。中国全面开放边境首日,华人irene li乘坐第一趟班机,启程回国。
“3年没回去了,希望父母见到自己能好一些。”当时在墨尔本机场,她向今日澳洲app记者表达归心似箭,并与澳洲默默短别。
4天后,略冷。已身在北京父母家里的她,归国初感受是“有点陌生”。
“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我们在墨尔本住的地方比较安静,平常不怎么去city。”她说,“冬天的北京看起来灰突突的,没什么绿色,但没有记忆中的空气污染。”
“那天在路上看见一个留下来的核酸检测点,能想象解封前的严阵以待。街上没什么人,行人都紧戴口罩,跟走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一家四口几年前为了孩子读书来澳。和很多在澳华人一样,这个家庭因为疫情被暂时“按”住,一直无法回国。
“以往每年过年都回国看望父母,他们快70岁了,身体不大好。”
回国几天后,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慢慢平复。“都开放了,跟国外差不多。没有看到医院和药房的排队,这波(疫情)过了。”
也还是有不同。“虽然街上车不少,但购物中心没有想象中那么人流如织。昨天去了朝阳大悦城购物中心,没什么人,可能大家还是比较警惕,怕感染吧。”
irene在北京经营一家小公司,她能清晰感受到员工今年对回家过年的渴望。“都挺期待,很多人好几年没回家,我们公司下周就会都放假了。”
“满街的灯笼,感觉过年气氛挺浓,这在墨尔本好几年都体会不到。”
“陌生”,是40多岁irene的归国感受关键词。她表示,几日来一直在跟记忆纠结。
与irene一样,悉尼华人ivy cui购买了8日首航航班,从悉尼出发降落上海,再转往浙江老家。
3年多没回,听到国内解封,老公第一时间就下单买票。本就体弱的父母在这波疫情中“阳”了,身为家中独女,这让ivy十分担心。
她临行前特意打了加强针,“看新闻里说疫情很严重,怕自己二次感染这个xbb.1.5毒株。”
这波病毒来势汹汹,ivy深有体会。“爸妈‘阳康’至今还有后遗症,咳喘、胸闷,恢复需要时间。”
回国后的她,也亲身体验了“药荒”。“我爸爸说,止痛片到现在还是买不到,我去社区药房买消炎药也没有。我们不敢去医院,只好拿带回的一些基础药品和保健品给父母‘挡’一阵子。”
“大街上没什么人,但超市买年货的不少。”
种种不便,都无法与跟父母团聚的喜悦相抗衡。ivy回忆爸妈拿着花束接机的场景,“恍如隔世的感觉。”
“我先拿着酒精对自己狂喷,才敢跟父母拥抱。妈妈说,见到我后身体也好多了。”
“喜悦”,是20多岁ivy的归国感受关键词。她说,“终于可以和爸妈过个团圆年了。亲情可以打败一切,亲测有效。”
生活在perth的段女士前年底曾回国。彼时她在厦门被隔离了整整21天,至今心有余悸,自称有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今年1月5日再度启程的她,虽然没赶上全面解封,但抵达北京后整机乘客并未隔离。“可能是政策宣布了,走个程序吧,去隔离酒店填了些表格,就放行了。”
行前,老公采购了一整行李箱的药品和保健品,为回国的一个多月“保驾护航”。
“刚解封的时候北京确实药荒,父母阳了买不到药,费了特别大劲,最后还是我朋友给送了点药,父母才扛过去。”
澳洲带回的药品切实帮到了父母。“她们有时还是喘,就吃我带回去的药,管用,以后这就是回国行李新常态了,”段女士笑笑说。
回国之初其实是有些忐忑的,但一颗心很快就放下了。
“本来怕感染,计划这次回国后不出门,但其实第二天就出去吃火锅了。外面吃饭的人很多,很热闹,繁华的地儿基本恢复正常了,餐厅很满。小区门口的糖炒栗子和冰糖葫芦也都出摊了。”
这番景象跟前年的见闻可谓“天差地别”。
“那时候氛围有些紧张。”
父母和亲戚陆续从几周前从艰难的新冠疫情中恢复过来,让她感到如释重负。“这次会和家人好好过一个春节。”
然而,“担心”仍是30多岁段女士的归国感受关键词。“还是担心国内人口密度大,如果这趟回国感染生病,会影响返回澳洲的行程。”
澳洲早先曾宣布,自中国来澳的旅客,必须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
自去年底全国解封后,1月8日起,国内又开放国际旅游,解除对外国入境旅客的强制隔离。
《纽约时报》称,新规定宣布后,航班预订量马上出现激增。有些人急于出国,有些在国外的则想回国团聚。商业团体和经济学家称赞,放松入境限制是朝着恢复人们对中国前景信心迈出的重要一步。法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网站上写道:“中国朋友,法国张开双臂欢迎你们!”
截至2023年,在美中国移民总数已经有将近600万人,其中有约70万华人定居加州,华裔更是难以计数,数量相当庞大。由于华人占总人口比例大,华人聚居程度高,当地华人社区也很成熟,使得加州的华人在衣食住行上都得到了较大便利。比如加州有着全美口味最正宗品类最齐全的中餐厅,点心店,奶茶店,为无数海外移民提供了地道的家乡美食,纾解了新移民的思乡情结。
#美国打工##美国生活##出国务工##人物故事##开卡车#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43位真人故事“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每当听到这首歌,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就会映入眼帘。我叫刘梓晖 ,1999年出生在茅台之乡贵州。但我对贵州的印象只留在3岁,因为它包容了各个民族的人,却是我童年时期的一块伤疤。
近日,网上有传闻称“瑞士可能要冻结中国人7.8万亿元存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传闻其实来自推特,原文说“瑞士外长卡西斯声称:如果中方坚持执行香港国安法,瑞士将冻结100位中国富人在当地银行的7.8万亿元存款,平均每人冻结780亿人民币。”卡西斯该传闻可能来自瑞士媒体2020年8月对卡西斯的一段采访,卡西斯在采访中确实提到了香港国安法,但丝毫没有提到“冻结存款”一事。
经验分享---澳洲技术移民申请流程||问移民的小伙伴比较多,我先整理一篇大体流程。你可以把澳洲技术移民理解为澳洲版的积分落户,和北京的积分落户一样,也是打分机制+从高到低发offer。不同的是澳洲对于申请人的职业背景有要求,所以在申请技术移民签证之前,你需要弄清楚自己是否在相应的职业清单里。通常来说189(独立技术移民)签证的职业清单较短,190(州担保)职业范围更宽。
相关数据统计,加拿大人口总数为3446万人,华裔有176万人,占加拿大总人口比重5.1%,排在所有族裔第七位。加拿大不少城市都能看到华人扎堆住在一起,比如说温哥华有50万华裔,走在路上说不定就能遇到好几个华人。 美版知乎上有人提问: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的生活是怎样的?一个外国人回答让我感到震惊。他发帖说:
华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族群之一,散布在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6000多万。海外华人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他们在各自的居住国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些海外华人中,有些国家的华人数量特别突出,甚至超过了当地的主要民族。本文将为您介绍海外华人最多的6个国家,以及新加坡华人占比超一半的原因,让您对这些海外华人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之一,一直对移民申请人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在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美国是如今世界上拥有最多海外移民的国家,移民总人数超4500万,占美国总人口13.6%。而中国,在美国前十大移民来源国中,以238万移民人数位列第三!仅次于墨西哥和印度。前不久,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估计2022年美国新增人口1256万,总人口达到3.33亿,其中新增人口包括101万新移民。
经常看到有人问澳洲绿卡办理需要哪些条件?虽然这个问题问得其实有些宽泛,澳洲移民局针对近百种不同类型签证都有各自对应的要求。不过,作为初步了解澳洲移民的朋友们的常见问题,今天我们就对澳洲主流签证类型的要求做出简单的汇总。澳洲技术移民技术移民包含189独立技术移民,190州担保技术移民和491偏远的确担保签证。
澳洲签证申请体检要求全解办理澳大利亚签证,大多申请人经过体检这一步骤。由于申请人年龄、自身情况和签证种类的不同,体检项目也有区别。关于澳大利亚体检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具体预约流程?请看本文详解。常见受关注疾病结核病(tuberculosis,t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严重肝炎(hepatitis)
世界有我看,世界由我闯,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china town。”墨西哥大展拳脚的华人而在辽阔的墨西哥这块大陆上,有着这样被印上“华人”的城市,一代代的华人民在此地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位于墨西哥西北部的下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卡利市,华人缔造的不仅是一两条街,而是整个城市的雏形。
技术移民澳大利亚紧缺职业清单(想要了解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的紧缺职业吗)
澳大利亚移民留学会不会很难毕业(「辟谣」留学移民澳洲有哪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