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全面解封、赴华不再强制隔离后,恰逢新年将至。
不少在澳华人重金购票,第一时间踏上归途,期待与父母团聚过年。
一别3年,再次踏上故土,多少会有些恍惚,“恍如隔世。”
喜悦之余,也不乏担心。
1月8日,墨尔本,晴暖。中国全面开放边境首日,华人irene li乘坐第一趟班机,启程回国。
“3年没回去了,希望父母见到自己能好一些。”当时在墨尔本机场,她向今日澳洲app记者表达归心似箭,并与澳洲默默短别。
4天后,略冷。已身在北京父母家里的她,归国初感受是“有点陌生”。
“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我们在墨尔本住的地方比较安静,平常不怎么去city。”她说,“冬天的北京看起来灰突突的,没什么绿色,但没有记忆中的空气污染。”
“那天在路上看见一个留下来的核酸检测点,能想象解封前的严阵以待。街上没什么人,行人都紧戴口罩,跟走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一家四口几年前为了孩子读书来澳。和很多在澳华人一样,这个家庭因为疫情被暂时“按”住,一直无法回国。
“以往每年过年都回国看望父母,他们快70岁了,身体不大好。”
回国几天后,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慢慢平复。“都开放了,跟国外差不多。没有看到医院和药房的排队,这波(疫情)过了。”
也还是有不同。“虽然街上车不少,但购物中心没有想象中那么人流如织。昨天去了朝阳大悦城购物中心,没什么人,可能大家还是比较警惕,怕感染吧。”
irene在北京经营一家小公司,她能清晰感受到员工今年对回家过年的渴望。“都挺期待,很多人好几年没回家,我们公司下周就会都放假了。”
“满街的灯笼,感觉过年气氛挺浓,这在墨尔本好几年都体会不到。”
“陌生”,是40多岁irene的归国感受关键词。她表示,几日来一直在跟记忆纠结。
与irene一样,悉尼华人ivy cui购买了8日首航航班,从悉尼出发降落上海,再转往浙江老家。
3年多没回,听到国内解封,老公第一时间就下单买票。本就体弱的父母在这波疫情中“阳”了,身为家中独女,这让ivy十分担心。
她临行前特意打了加强针,“看新闻里说疫情很严重,怕自己二次感染这个xbb.1.5毒株。”
这波病毒来势汹汹,ivy深有体会。“爸妈‘阳康’至今还有后遗症,咳喘、胸闷,恢复需要时间。”
回国后的她,也亲身体验了“药荒”。“我爸爸说,止痛片到现在还是买不到,我去社区药房买消炎药也没有。我们不敢去医院,只好拿带回的一些基础药品和保健品给父母‘挡’一阵子。”
“大街上没什么人,但超市买年货的不少。”
种种不便,都无法与跟父母团聚的喜悦相抗衡。ivy回忆爸妈拿着花束接机的场景,“恍如隔世的感觉。”
“我先拿着酒精对自己狂喷,才敢跟父母拥抱。妈妈说,见到我后身体也好多了。”
“喜悦”,是20多岁ivy的归国感受关键词。她说,“终于可以和爸妈过个团圆年了。亲情可以打败一切,亲测有效。”
生活在perth的段女士前年底曾回国。彼时她在厦门被隔离了整整21天,至今心有余悸,自称有些“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今年1月5日再度启程的她,虽然没赶上全面解封,但抵达北京后整机乘客并未隔离。“可能是政策宣布了,走个程序吧,去隔离酒店填了些表格,就放行了。”
行前,老公采购了一整行李箱的药品和保健品,为回国的一个多月“保驾护航”。
“刚解封的时候北京确实药荒,父母阳了买不到药,费了特别大劲,最后还是我朋友给送了点药,父母才扛过去。”
澳洲带回的药品切实帮到了父母。“她们有时还是喘,就吃我带回去的药,管用,以后这就是回国行李新常态了,”段女士笑笑说。
回国之初其实是有些忐忑的,但一颗心很快就放下了。
“本来怕感染,计划这次回国后不出门,但其实第二天就出去吃火锅了。外面吃饭的人很多,很热闹,繁华的地儿基本恢复正常了,餐厅很满。小区门口的糖炒栗子和冰糖葫芦也都出摊了。”
这番景象跟前年的见闻可谓“天差地别”。
“那时候氛围有些紧张。”
父母和亲戚陆续从几周前从艰难的新冠疫情中恢复过来,让她感到如释重负。“这次会和家人好好过一个春节。”
然而,“担心”仍是30多岁段女士的归国感受关键词。“还是担心国内人口密度大,如果这趟回国感染生病,会影响返回澳洲的行程。”
澳洲早先曾宣布,自中国来澳的旅客,必须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
自去年底全国解封后,1月8日起,国内又开放国际旅游,解除对外国入境旅客的强制隔离。
《纽约时报》称,新规定宣布后,航班预订量马上出现激增。有些人急于出国,有些在国外的则想回国团聚。商业团体和经济学家称赞,放松入境限制是朝着恢复人们对中国前景信心迈出的重要一步。法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网站上写道:“中国朋友,法国张开双臂欢迎你们!”
去年8月6号,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了微信禁令,当时没有人料到,在美华人自发组织的美国微信用户联合会(uswua 简称微联会),不仅在法院取得了诉讼胜利,让禁令最终被撤销,一年以后,美国政府还赔偿了九十万美元的律师费。这么圆满的结果,即使对于当初成立微联会的五位华人律师也是难以想象的。而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小王最近对发起人律师之一朱可亮律师采访时才知道,他们五位律师在成立微联会的时候素未谋面,充其量也就是微信群聊里的好友。
成都太古里牵手走一走,双开解聘内心抖三抖!"成都牵手门"事件终于宣传大结局,胡总被双开,董小姐被解聘,同时坐实了“知三当三”的名头,正在道德层面成为众矢之的,接受全网的嘲讽和讥笑。但是网友吃瓜的八卦之火仍然在熊熊燃烧,更为好奇的是:身价殷实,内心强大的董小姐现状如何?她后续的路会何去何从?网上一条她最近到健身房健身的新闻都引发了大量围观,可见其正处于流量高峰上。
澳大利亚技术移民是移民澳大利亚的主流方式,也是最快的方式。那么如何将技术移民到澳大利亚呢?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的加分因素是什么?星汉留学移民小编告诉你!申请步骤第一步:基础条件评估技术移民类别需要一定的基本条件,是以评分为核心的移民类别。移民局在选择时,注重职业和评分。因此,在申请技术移民之前,他们需要进行自我评估,以确定他们自己的基本条件,最基本的是教育和英语水平。
新加坡曾经以联邦身份加入马来西亚,后来为什么退出独立建国?在新加坡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那就是它曾经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然而,这个联邦身份并没有持续太久,新加坡最终决定退出独立建国。这个决定涉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本文将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1. 政治因素:在1963年...
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盐城营开营仪式。谷华 摄 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盐城营由中国侨联主办,江苏省侨联统筹,盐城市侨办、盐城市侨联、盐城外国语学校、射阳县侨联承办。“孩子们充满了创造力和激情,对参加这次夏令营充满了期待。我们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相聚,共同探索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知识和经验。
澳洲移民入籍成澳洲公民,来源最多的是哪国?据澳大利亚内务部统计,澳洲移民连续5年拿下澳洲公民身份,最多的群体是印度移民申请人,其次是英国菲律宾和中国澳大利亚内务部的初步数据显示,在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成为澳大利亚国民的13846名移民中,印度裔有24000人,其次是英国裔17000人。
配偶移民是一种直接而高效的移民方式,想要申请澳大利亚配偶移民,没有结婚证不是夫妻也能办理。今天星汉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澳大利亚300未婚/夫妻签证。300未婚夫/妻签证300类签证是针对那些有计划到澳大利亚,然后在9个月内注册结婚的群体。这类必须双方是真实的事实婚姻关系(de fecto),俗称同居关系。
很多家长都想从小时候让孩子接受国外的教育,而澳洲作为一个多元化和较为开放的国家,不仅仅在留学方面有非常丰富的师资储备,在移民方面也有很多利好的政策,同时也提供了多种移民专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大家想要通过留学移民澳洲,首先专业要选好,专业选好了可以少走些弯路,?一、澳洲移民利好的专业
10万华人被美国遣返,我国一招解决问题?网友大赞:干得漂亮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移民哥”,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你们是小编前进的动力哦。每天一点点进步,分享彼此的欢乐!在改革开放没几年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是比较薄弱的,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需要人才作为支撑的,在当时就向国外诉讼了一大批的人才,希望他们能够学习先进的技术回来报效祖国。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06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1981年生于广阔的东北大地,如今定居在英国。19岁的时候,我觉得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一定会出人头地。那时候心比天高,以为未来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一切皆有可能。但当独自一人在英国失去了经济支撑,如何生存下去都变成了难题时,我才懂得,19岁的轻狂与叛逆,并不能承担起生活中所有的风浪和变故。
技术移民澳大利亚紧缺职业清单(想要了解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的紧缺职业吗)
澳大利亚移民留学会不会很难毕业(「辟谣」留学移民澳洲有哪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