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9日,国际排联针对塞尔维亚女排自由人杜尔德维奇在世联赛的赛场上做出歧视亚洲人表情事件公开处罚结果,杜尔德维奇遭到禁赛两场处罚,塞尔维亚排协遭受罚款2万法郎。
6月1日,塞尔维亚女排在与泰国女排的比赛中,杜尔德维奇向泰国女排队员做出“,眯眯眼”的手势,而该行为是世界上公认的其实亚洲人小眼睛的行为。赛后,这一事件被火速发酵,来自世界各地的球员和球迷公开谴责这一行为,随即塞尔维亚女排教练组公开道歉,泰国女排也表示可以原谅。
对于欧美队员其实亚洲人的行为已经不只一次发生,即使贵为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也曾遭到歧视,2012年中国女排队员曾春蕾在一次与巴西队员杰奎琳的合影中,杰奎琳也做出了这一手势,中国球迷也一度十分气愤,不过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复仇巴西女排,杰奎琳则是哭的最伤心的队员,球迷表示很爽。竞技场上实力说话,一些不尊重人的小把戏终究是被世人耻笑。
欠款不付妄图逃脱?国内无资产处置身处国外联系不上就可以赖账?被执行人3月27日,浙江省青田县人民法院执结一起被执行人是西班牙华侨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执行到位金额87万余元。身在西班牙的被执行人是怎么被找到的?案件详情申请人刘某与被执行人陈某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但在刘某履行了交货义务后,陈某却迟迟不支付货款
10多万中国男人在非洲务工,为啥有些人不愿意回国了?原因很现实你可能听说过,有很多中国男人去非洲打工,有的甚至在那里定居了。你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在那么一个落后、贫穷、危险的地方生活,而不是回到自己的祖国呢?其实,他们的选择背后有很多现实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生活成本低首先,非洲地区的生活成本相对于中国要低得多。
2019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引发了全世界的恐慌。当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各国大使馆纷纷致电本国旅居武汉的侨胞,准备安排其回国避难。然而,在众多旅居武汉的外国人中却有一位老人,坚决拒绝回国。“我现在就是一个武汉人,我在这里生活,我也愿意同这里的人民一起分享苦难与快乐。”日本孤寡老人迁居武汉,一住就是15年
中国小哥去越南工作,月薪过万!他的越南老婆是同事,工资却很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工作与婚姻成为了一个不再罕见的现象。中国小哥小明(化名)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他毅然决然地前往越南工作,取得了月薪过万的成绩,但与他共事的越南老婆小芳(化名)却因工资低下而引发了许多思考。小明毕业于中国一所著名的大学...
中国从古至今,就有着出走海外生存的传统,特别是近代,许许多多的华人,为了躲避战乱,养家糊口,从而去到别国进行务工。“出国淘金”早已成为中国人的生存发展之道。尤其是那些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是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入境谋求发展。位于欧洲西北部的荷兰,东邻德国,南接比利时,西、北濒北海,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创始国之一,也是申根协定、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荷兰风向变了,要撤销中企对当地芯片制造商的收购,经济大臣表示:不耽误其他行业跟中国的贸易往来。荷兰5月的最后一天,荷兰国防部官网公布了一项新法案,讲的是如果哪一项收购案引发国家安全的担心,政府可以进行审查,限制或阻止投资收购。涉及的范围包括关键基建、房产和技术,从6月1日开始生效。这个法案听起来非常耳熟,就是西方世界惯用的,用所谓的“国家安全”限制中企投资的那一套说辞。
cnn最近报道了一个中国人偷渡美国的故事,还挺奇幻的。他开奶茶店,疫情让他的生活无以为继,于是决定偷渡美国。他离了婚,把两个孩子交给父母照顾,然后申请了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一个语言学校,拿到护照后4月份出发。经过几次中转到达基多后,再分段坐公交车行驶1000多英里到达哥伦比亚,徒步3天穿过巴拿马的热带雨林。
澳洲研究人员研究中国女子和澳洲男子的结合后发现,语言不通成为大障碍,有些家庭结婚一两年还要用谷歌翻译!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最近有一个研究,是由james cook大学研究人员wendy li和amy forbes展开的,专注于澳洲男子和中国女性之间的婚姻,这些人的年龄都在30到75岁之间,都住在昆州北部。
本文以西方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人在种族分类与形象评价上的变迁。从18世纪开始,中国人被西方学者视为黄种人,这一分类方法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色彩。然而,在早期的欧洲历史中,中国人被尊称为白种人,在近代之后才被降级为黄种人。18世纪后,中国人被开除白种人名单,戴上了黄种人的帽子。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1735年的自然体系一书中,将人类分为四种,其中包括欧罗巴白种人、亚洲棕种人、美洲印第安红种人和非洲黑种人。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今年6月份的时候刚刚结束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虽然人生的道路不只是只有学习考大学。但是每年的高考都还是备受瞩目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大部分都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高考成绩发放的那一刻有的孩子兴高采烈的考到理想的学府,有的学生则选择积极备战复读,其中也有不少的学生被各大名校录取,期望之后学有所成能够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