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印度首都新德里夜景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虽然国土面积远远少于中国,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积却比中国多,加上大部分区域处于热带,土地肥沃,因此农业产出是中国的数倍。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印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实还和中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为何在三十多年之后,却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其中的因素当然有很多,不过今天子渊只重点说其中的一条,那就是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恒河中的印度人
提起印度的种姓制度,大家想必都有所了解。在3000年前,雅利安部族入侵古印度,并建立一套维护统治的阶级体系,这就是所谓种姓制度。其后千年时间里,印度不断被外来族群征服,种姓制度也不断加以完善,最终形成了四个主要的阶级,即四大种姓,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其中,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都是雅利安人,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印度土著,处在种姓制度的最低等,人口却最庞大。

▲举行祭祀仪式的婆罗门祭司
据《梨俱吠陀·原人歌》记载,四大种姓分别代表着原人身体的四个部位,一等种姓婆罗门,代表原人的口,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祭神以及享受奉献的特权,掌握着神权;二等种姓刹帝利,代表原人的双臂,主要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负责征收税赋和征战,世代守卫婆罗门,掌握世俗大权;三等种姓吠舍,代表原人的大腿,主要是商人阶级,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掌握着工商业;四等种姓首陀罗,代表原人的脚,由佣人和工匠组成,没有任何权利,只能接受压迫和剥削,从事着那些不可缺少却又上不得台面的行业。

▲在茶园工作的首陀罗种姓妇女
在中国人看来,种姓制度简直不可思议——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废除了奴隶制度,每个人向国家缴纳赋税,受到法律的保护。秦末更有人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千年光阴里,各路英雄争相逐鹿,其中有贵族、有平民,也有乞丐。因此,中国人实在想不明白,一个被华夏抛弃千年的制度,在现代社会居然还堂而皇之的存在。然而在印度,种姓制度世代沿袭,任何人都无法跨越和改变。假如一个人的种姓是首陀罗,那么她的子孙,世世代代都是首陀罗,根本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身份,别说是成为刹帝利,想要成为吠舍都不可能。

▲聚居在贫民窟的“达利特”
更令人感觉恐怖的是,在四大种姓之外,印度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达利特”(亦称“旃陀罗”),即“贱民”。在印度,“达利特”被称为“不可接触者”,已经被开除人籍,就算是被高种姓的人杀了也无关紧要。他们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只能从事最重、最脏、最累而且钱最少的活。对于印度政府而言,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浪潮,执政者也曾经想过做出改变。1947年,印度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时,就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然而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废除,风俗和传统观念的力量却是无法撼动的,人们的潜意识里依然遵守着种姓划分。

▲高种姓印度人的婚礼
另一方面,高种姓拥有着绝对的财富,各行各业的精英几乎都是高种姓,因此低种姓和贱民很难突破阶层。更为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几乎全是高种姓,他们会时刻维护高种姓的利益,根本不会为了低种姓放弃既有利益,这就使得在财富和教育方面,双方差距越来越大。很多人会疑惑,既然种姓制度如此不公,为什么占人口比重大的低种姓印度人,不站出来反抗这一切呢?实际上,在外界看来很不公平的制度,印度人早就司空见惯,并且每个人都在自觉维护这一制度。如果一个低种姓冒犯到了高种姓,他往往不是被高种姓的人报复,而是被同为低种姓的人群殴,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英国绅士
随着各国交往日益频繁,面对前往印度工作、旅游的外国人,印度人也会潜移默化地给他们划分种姓。由于印度本国民众基本以肤色区分种姓,因此欧美发达国家的白人,乃是一等种姓婆罗门;中国、日本、韩国和东亚地区的人,相当于二等种姓刹帝利;东南亚或南亚等国居民相当于吠舍,平淡对待即可。总体而言,大部分外国人在印度能够享受刹帝利的待遇,部分有钱的人则可享受婆罗门般的待遇。
参考资料:
《列国志:印度》《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欢迎加入世界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积累谈资、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1006字 | 4分钟阅读时间本文首发自移民观察(id:yiminguancha)圣卢西亚是加勒比海上邻近大西洋的主权岛国,境内多火山,银行业与观光业是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的数据,国土面积616平方公里,约相当于9/10个五环以内的北京大小,总人口16万5510,主要是非裔黑人,官方语言英语。圣卢西亚的投资移民政策(cip)发起于2015年10月份,从2018年开始,政策较为稳定,想要投资入籍该国有以下四种途径:
中国人在美国到底过得怎么样?一问都不好,一劝都不回国(本文探讨的是截至2021年的情况,未来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前往美国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然而,这种选择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中国人在美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困境以及他们对回国的态度。
截止到2019年,在美华人大约550万,54%成年华人有大学文凭,51%华人从事专业技术、管理等工作。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文理院四院 华人院士共约300余人,美国 八大常春藤高校华人教授超过320余人。中国985高校毕业校友 20多万在美国高科技企业或高校机构工作,在美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前三名分别是旧金山湾区、纽约地区和波士顿地区。
1新加坡刚独立时,华人占总人口的95%,今天华人仅占70%,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有新加坡华人担心说,长期以往,恐会国将不国。新加坡华人占比下降有内外两大诱因:第一点是富裕国家的人都不怎么愿意生小孩,新加坡华人也如此,低生育率的问题难以解决;第二点是主因,2005年新加坡和印度签订了一个人才引进协议,只要是高水平的印度精英均可来新加坡定居、移民。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禁止搬运/抄袭,发现必追究!美国的部队遍布世界各地,组成人种也非常复杂。在140万的美军士兵中,其中包含2万的华裔。很多人不理解,身为中国人,为何要去美国当兵,为美国政府卖命。而更加关键的是,当中美两方开战之后,是打还是不打?
在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皇帝们的生活都是非常奢侈的,吃穿用度无比奢华。还有一点令无数男人羡慕的就是帝王们“后宫佳丽三千”,坐拥无数美女。然而到了解放后,我国法律严格规定,在我国范围内实行一夫一妻制,女性权利大大得到保证。然而就在当下,在印度竟然有一个男人,一生共娶了四十多位老婆,育有九十四位子女,他还一度自豪地声称:“自己是一位非常幸福的男人!
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国人是世界文明的创造者和贡献者,自古就开始全世界拼搏。从近代开始,更是大量的华人出海谋生,给当地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一般情况下,所在国家长期动荡,那么华人会大量的回国。而现在南非动乱之下,危险之下,为何在南非的三十万华人,却不愿意回国呢?你可能想不到,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南非虽然跟我国远隔万里,但是早在殖民地时期,这里充满的机遇就开始吸引华人来到。
巴拉圭是南美内陆国家,与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接壤。以足球、伊泰普水电站为世界所熟知。总人口745万,绝大部分是印欧混血人种,其余有白人,和少量属于土著印第安人。巴拉圭和乌拉圭,虽只有一字之差,可富裕程度却极大。巴拉圭的人均处于南美垫底一档,而乌拉圭则是领头羊。2022年巴拉圭的贫困率为33.7%,三分之一的人口无法实现最基本的温饱保障。
出生在中国,生长在中国,最后却助外国发展,还反过来卡中国科技的脖子? 有这样一组惊人的数据,约25万华人在美国硅谷工作,其中,清华毕业生超2万人。 美媒甚至曾嘲讽:中国精心培养的人才,有一半都留在了美国。 而回看美国科技发展史,便见证着这股“中国力量”。 谷歌,曾吸纳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吴恩达,致力于“谷歌大脑”;微软,曾吸纳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专家沈向洋,运营微软小冰;全球顶尖的材料科学家中,前6名均为华人,大多为美国效力,将中国材料工业甩在身后……
夏天虽然炎热,却是游山玩水的好季节,而说起游山玩水,外国人明显要更积极,这不,大批新西兰游客便在这个夏天涌入了我国,不过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新西兰游客的眼神好像并不在风景上。于是网友便好奇地问道:他们来中国,不看风景的话能干什么?不会有啥“坏心思”吧?其实并不是,据领路的导游所说,新西兰游客总是在不停地询问关于白酒的事情,想必是对白酒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