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一个富庶的地方,素有“天府之国”的称号。然而,这样的盛况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天堂变成了炼狱,土地荒废,人口锐减,可以说从富得流油变成了入不敷出,饿殍遍野。
所以,在这种特定的局面之下,统治者只能把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大量迁往四川地区,把地广人稀这个局面打破,也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如今的四川已经恢复了繁华都市的面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万人 。2020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485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
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产值方面,四川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而这都是湖广填四川之后,经过漫长的恢复期才达到的现状,在经历了几次大屠杀浩劫之后,四川的原住民已经很少很少,人口和经济都难以恢复。
要问湖广填四川发生在什么时期,从历史记载来看,主要有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在元末明初,第二次是明末清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四川究竟遭受了什么样的炼狱。
宋朝时,四川是一个产出大省,当时南宋三分之一的赋税来自于四川,这就足以说明四川之富庶了。但很遗憾,南宋没有抗住蒙古铁骑的砍杀。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古帝国之间的战争开始。
这场战争持续了45年之久,到1279年结束时,仅成都就被攻陷了三次,也就被大屠杀了三次。给成都城内留下了“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从婴儿到成年,要18年,就算古人14岁就可以从军,很多四川人刚成年就被结束了生命。
久而久之以后,人口增长十分困难,因为根本没有青壮年了。400万户,近2000万人口,最后只剩下了60万到80万人,天府之国不复存在,不要说赋税大省,就连基本的人口增长都没办法做到。
一直到元末明初,徐寿辉部将明玉珍浩浩荡荡领着10多万军民进入四川开始,接着是朱元璋开始大力支持湖广填四川。经过270多年的繁衍生息,人口数量才增加到600万左右,和宋朝时相比,依然差得很远。
可战争并没有给四川继续休养生息的机会,明末清初时,张献忠和清军的混乱屠杀,导致四川刚刚上升的人口数量又再一次急剧减少。
张献忠起义,受到当地武装的反抗,肯定要杀一儆百,在他活动的几个四川的城市里,可谓是四横遍野。而清军为了抹黑起义军,更是大肆屠杀百姓,然后嫁祸给张献忠,最终苦的只有百姓。
那么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人呢?在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明史》:张献忠“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六万万人确实有点夸张,但可以看出当时几乎把四川人给全部杀掉了。
与张献忠相比,清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采取的是“民贼相混,玉石难分”,也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个。或者是不分昼夜搜粮,将人吊烧,有粮便放,无粮便烧死”。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惨无人道的。
对于百姓而言,除了战争带来的杀戮之外,还要面对天灾,大量屠杀还会带来大面积的瘟疫,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四川瞬间就成为了人间炼狱。
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赢得了战争,却失去了这片土地原本的色彩。为了发展四川的经济和人口数量,康熙皇帝采纳了四川巡抚张德地的建议,《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开始实施,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向四川大举移民到四川。
要让其他地方的人居家迁移,背井离乡,不是在十分诱人的政策和强制下令的威逼之下,移民是不好做的。即便是这样,这场大迁徙也陆陆续续进行了100多年,仅仅是在康熙年间就有155万左右的湖广百姓来到四川。
直到1898年,四川的人口和经济才算是恢复到了昔日的繁华。正所谓人丁兴旺,首先要有人,才能使得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兴旺。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在历史上,遭受了太多的不幸,能有如今的成绩,与“湖广填四川”的大举移民有着直接的关系。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外观本文图片均由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提供东汉灰陶庖厨俑“三峡外迁移民第一人”徐继波捐赠的外迁船票以身殉职的巫山移民干部冯春阳生前用品正是三峡库区最美的时节,高峡出平湖,碧绿长江滚滚而来。江水之畔,矗立着一座巨石般的建筑,这就是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20多年前,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动工。
新财年开启,塔州技术移民新政策解析(一)继新财年开启,塔州技术移民新政后,今天小迪再为大家介绍一下491的政策。491开设5个通道,分别是:工作,本州毕业生,长期居住,塔州小生意,及海外申请人。其中海外申请人又分为2个分支:已经拿到工作offer的,以及特定职位的。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每个通道的要求。
“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假如你有兴趣问询探究四川、重庆(含陕南、贵州遵义)人祖辈从何处来?他们多会回答是:500年前从湖广“麻城孝感乡”而来。为什么会有此说呢?因为,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湖北的麻城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移民,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现在的四川、重庆)的每一个角落。
香港移民政策的背景和原因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贸易、服务业等产业,是亚洲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香港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香港的生活水平高,教育医疗制度完善,法治社会稳定,是许多人向往的居住地。香港遵循自由的移民政策 。约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可免签证来港,为期7至180天不等 。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针对人才资源,各大城市陆续出台了人才政策,抢人大战火热上演。人口有流入,自然也就有流出,那么我国有哪些人口外流大省呢?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外流人口排名前五名分别是河南、贵州、安徽、广西和四川。前四名人口外流原因很容易分析,河南工业并不发达,缺少就业岗位,所以河南人只能外出打工,贵州是因为地形地貌,而安徽和广西的本地人则是被周边大城市吸引走了。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身为三峡移民的他,正要将自己的家搬往另一处,不久后他的祖屋即将沉入水底。
实拍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现场看看办签证的人多不多,安保严格!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学习、工作或探亲访友。而美国作为一个受欢迎的目的地,吸引着众多中国游客和留学生。然而,前往美国需要持有有效签证,这也使得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地方。近日,我特意前往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实地观察办签证的情况,看看是否人多不多,以及安保措施是否严格。
原创山东即墨古城西门外《李氏族谱》创修序言在今山东半岛的东部青岛、烟台、日照一带,有许多人家的族谱上记载是明代洪武、永乐年间(1368~1424年),从当时云南、小云南移民过来的。据史料记载;在明初的移民大潮中,山东“西三府”(兖州、济南、东昌)的移民主要是从山西移民而来,数量有五十多万人口之多。“东三府”青州...
前面小编为大家概述了清初北方人口的迁移,今天小编再为大家讲述一下当时南方人口的迁移。正如小编之前所说,由于明清之际以及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两次大规模战争所造成的区域性人口损失,使得南方地区的人口迁移表现出与北方截然不同的特点。一、清初南方地区的人口迁移特点首先,南方地区没有一个明显的人口迁出的中心源地。
9月8日上午,广州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南沙分中心(以下简称南沙分中心)揭牌启用仪式在广州南沙国际人才港举行。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局长刘国强,市公安局副局长刘绍棠,南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家炳,南沙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分局长庞波以及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揭牌仪式,仪式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赵艳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