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一个富庶的地方,素有“天府之国”的称号。然而,这样的盛况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天堂变成了炼狱,土地荒废,人口锐减,可以说从富得流油变成了入不敷出,饿殍遍野。

所以,在这种特定的局面之下,统治者只能把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大量迁往四川地区,把地广人稀这个局面打破,也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如今的四川已经恢复了繁华都市的面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万人 。2020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485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
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产值方面,四川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而这都是湖广填四川之后,经过漫长的恢复期才达到的现状,在经历了几次大屠杀浩劫之后,四川的原住民已经很少很少,人口和经济都难以恢复。
要问湖广填四川发生在什么时期,从历史记载来看,主要有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在元末明初,第二次是明末清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四川究竟遭受了什么样的炼狱。

宋朝时,四川是一个产出大省,当时南宋三分之一的赋税来自于四川,这就足以说明四川之富庶了。但很遗憾,南宋没有抗住蒙古铁骑的砍杀。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古帝国之间的战争开始。
这场战争持续了45年之久,到1279年结束时,仅成都就被攻陷了三次,也就被大屠杀了三次。给成都城内留下了“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从婴儿到成年,要18年,就算古人14岁就可以从军,很多四川人刚成年就被结束了生命。
久而久之以后,人口增长十分困难,因为根本没有青壮年了。400万户,近2000万人口,最后只剩下了60万到80万人,天府之国不复存在,不要说赋税大省,就连基本的人口增长都没办法做到。
一直到元末明初,徐寿辉部将明玉珍浩浩荡荡领着10多万军民进入四川开始,接着是朱元璋开始大力支持湖广填四川。经过270多年的繁衍生息,人口数量才增加到600万左右,和宋朝时相比,依然差得很远。

可战争并没有给四川继续休养生息的机会,明末清初时,张献忠和清军的混乱屠杀,导致四川刚刚上升的人口数量又再一次急剧减少。
张献忠起义,受到当地武装的反抗,肯定要杀一儆百,在他活动的几个四川的城市里,可谓是四横遍野。而清军为了抹黑起义军,更是大肆屠杀百姓,然后嫁祸给张献忠,最终苦的只有百姓。
那么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人呢?在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明史》:张献忠“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六万万人确实有点夸张,但可以看出当时几乎把四川人给全部杀掉了。
与张献忠相比,清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采取的是“民贼相混,玉石难分”,也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个。或者是不分昼夜搜粮,将人吊烧,有粮便放,无粮便烧死”。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惨无人道的。

对于百姓而言,除了战争带来的杀戮之外,还要面对天灾,大量屠杀还会带来大面积的瘟疫,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四川瞬间就成为了人间炼狱。
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赢得了战争,却失去了这片土地原本的色彩。为了发展四川的经济和人口数量,康熙皇帝采纳了四川巡抚张德地的建议,《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开始实施,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向四川大举移民到四川。
要让其他地方的人居家迁移,背井离乡,不是在十分诱人的政策和强制下令的威逼之下,移民是不好做的。即便是这样,这场大迁徙也陆陆续续进行了100多年,仅仅是在康熙年间就有155万左右的湖广百姓来到四川。

直到1898年,四川的人口和经济才算是恢复到了昔日的繁华。正所谓人丁兴旺,首先要有人,才能使得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兴旺。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在历史上,遭受了太多的不幸,能有如今的成绩,与“湖广填四川”的大举移民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家防疫想学点东西却不知道上哪学?省人社厅推荐43家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平台机构给您让您足不出户也能轻松学习!官方认证推荐,值得信赖~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既是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避免疫情防控期间人群聚集风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有效方式。自2月12日广东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开展企业职工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粤人社函〔2020〕34号)以来,全省各地迅速行动,积极出台实施细则,鼓励支持广大劳动者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从成都坐飞机去山东济宁,实拍山东农村,感觉和四川太不一样了!第一章:踏上旅程,从成都启程盼望已久的旅程开始了。清晨,我从成都腾飞,踏上前往山东济宁的飞行之旅。心中满是期待和好奇,因为我将要探寻一个和四川完全不同的地方——山东农村。第二章:抵达济宁,初探山东风情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我终于抵达了济宁机场。
                            “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假如你有兴趣问询探究四川、重庆(含陕南、贵州遵义)人祖辈从何处来?他们多会回答是:500年前从湖广“麻城孝感乡”而来。为什么会有此说呢?因为,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湖北的麻城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移民,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现在的四川、重庆)的每一个角落。
                            娶中国姑娘赚中国人的钱,“非法移”的广州黑人,为何遣返如此之难?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前来投资、贸易、旅游、学习和生活。其中,非洲人是广州外国人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群体。据统计,2018年广州常住外国人中有1.6万名来自非洲,占总数的19%。他们主要集中在白云区三元里、越秀区小北等地,形成了所谓的“非洲城”或“黑人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针对人才资源,各大城市陆续出台了人才政策,抢人大战火热上演。人口有流入,自然也就有流出,那么我国有哪些人口外流大省呢?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外流人口排名前五名分别是河南、贵州、安徽、广西和四川。前四名人口外流原因很容易分析,河南工业并不发达,缺少就业岗位,所以河南人只能外出打工,贵州是因为地形地貌,而安徽和广西的本地人则是被周边大城市吸引走了。
                            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一个富庶的地方,素有“天府之国”的称号。然而,这样的盛况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天堂变成了炼狱,土地荒废,人口锐减,可以说从富得流油变成了入不敷出,饿殍遍野。所以,在这种特定的局面之下,统治者只能把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大量迁往四川地区,把地广人稀这个局面打破,也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四川境内的湘方言,主要是明清两代尤其是清朝早期“湖广填四川”人川的湖南籍移民带来的。据史料看,四川的人口在明末清初时土著不多,例如,据清初合川县的户口统计,全县当时总户数为168户,清朝以前的土著为61户,其中土著古户40,明朝以前由外地迁人的4户,明朝时迁入的16户,时间不明的1户。可见大多数住户都是元末明初和清朝前期移入的。
                            广东汕头,晚上加班吃简餐,肠粉是多数打工人的选择。汕头的肠粉可以加皮,加面,加米粉,一份不够来两份。在汕头,肠粉店遍布大街小巷,学生党和打工人最喜欢吃肠粉当早餐或宵夜。做广式肠粉主要用到的食材是粘米粉,广东地处亚热带,盛产水稻,每年至少收两季稻谷。汕头人一日三餐吃得最多的应该就是米饭和海产,很多小吃都是用大米做的,小麦面做的相对较少,在汕头人的认知里,吃面会上火。
                            原创山东即墨古城西门外《李氏族谱》创修序言在今山东半岛的东部青岛、烟台、日照一带,有许多人家的族谱上记载是明代洪武、永乐年间(1368~1424年),从当时云南、小云南移民过来的。据史料记载;在明初的移民大潮中,山东“西三府”(兖州、济南、东昌)的移民主要是从山西移民而来,数量有五十多万人口之多。“东三府”青州...
                            很多中国人都移民出国了,全世界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就是我们国家,但是移民去美股是最多的,但是你知道哪个省份去美国得人数最多吗?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咱们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排名!第十名:山东省(移民美国6.9万人)山东,最初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