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三峡外迁上海的移民中,刘叔是我遇到的一位态度非常“强硬”的人,采访过程中,刘叔甚至直接喊出,我就是上海人,我死都要死在上海。而关于他的故事,也让我非常感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故事吧。
今天我来到上海嘉定区的娄塘镇,据说这里在2004年的时候,接收了很多来自三峡库区的移民。
2004年 9月1日,重庆云阳县的刘建军(故事里我们称刘叔)背着龙凤胎儿女抵达上海。而他们也正是属于外迁上海的最后一批三峡移民,今天我们的故事主角就是这位刘叔。以下是采访内容,
怎么来的,坐船来的啊,我们那个时候有400多人,就是坐那个江渝轮船到的上海宝杨路码头,我们就是最后一批外迁上海的移民。我们这一批啊,都是安置在嘉定区这边,你像华亭啊,外岗啊,娄塘啊,徐行这几个镇,我就落户在这儿嘛。
移民船“江渝一号”
你问这个你问对人了,我是移民哥,我那个时候就是在我们村里帮助搞移民工作,这个政策很多啊,你像包安置啊,就是按照你这个户口本上的人口,给你提供安置房,安置地,安置款,这都有,国家考虑的很全面,也是怕我们来了不能安心生活,所以这个安置工作做的很全面。
工作方面啊,解决就业问题,给我们搞职业培训,免费发放这个招聘的信息,发放农具这些,搞生产嘛,没有这些东西你怎么生产?
三峡移民船
还有你像这个小人(小孩)的教育啊,给我们移民搞这个免费义务教育,还有资助移民的子女读书,也是有这个条件的,像家庭确实困难,单亲家庭啊,家里劳动力缺失啊,这种特殊家庭,都会资助,那个政策很好的!
医疗补助也有,有移民医疗保障,小孩生病啊,大人生病啊,这些都给你考虑到了,生病花钱多啊,有国家补助,自己就花的少嘛!
我们外迁到上海很好啊,这边有的福利政策基本都有,就是很照顾我们移民。
选啥选,哪有的选哦,哪些人需要搬迁,都是上面规定的,不是你谁想搬迁都能搬迁的,搬到哪里也不是自己说了算,都是上面定好的。
那个时候就是按照三峡水库水位线以下,房子土地就要淹掉得到吧,我就是拖家带口的过来的。我过来的时候两个娃嘛,我父母去世的早,就我和我老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一起过来了。
三峡移民拆除老家的房子
他们现在好啊,我儿子女儿都是在这边读书,都读了大学,现在都成家了,他们在奉贤,浦东那边,也经常过来,自己创业嘛,搞电脑的,条件都还不错,他们的小孩能读私立学校。
我过来的时候30打一点嘛,那个时候就是砖瓦匠,在老家那边盖房子的,到了这边,就跟我们一起过来的人搭个工程队干工地,可挣钱啊,比在我们云阳老家挣的可多了!当初来上海还是来对了。
干活的农民工
我不回去啦,肯定不回去啦,回去干啥嘞,我那一辈的人都没什么联系,亲戚也是分散到别处啦,我们这边一起过来的几个老家伙下下棋,这边养老金,医疗都很好,回去也不方便,子女也都在这边发展的很好,肯定回不去了。现在回去祖坟都在水下面,我们那个时候号召迁坟,咋迁,我们那个地方,很不好搞啊,交通不方便,那个时候就是在山上讨生活,我就是上海人,户口在这儿,以后肯定死都要死在上海了,别的地方也没咱得地儿啊,你说是吧!
上海嘉定
跟刘叔聊完,我也是感受很多,他们这一批移民算是政策非常好的,移民过来还年轻,脑子灵活,上海这边好挣钱,给了子女很好的教育条件,刘叔把两个子女都培养成大学生已经很不错啦!刘叔的晚年应该会很幸福吧。
对于刘叔身上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文末留言。
杨祥国在三峡这片土地上生活了95年,他摘下门牌号塞进棉被里,和54个子孙一起迁到了“别人家”的地盘上。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至今,三峡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127万人,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如今他们过得怎么样?回不去的的故乡在水下
我第一次听说三峡移民回迁,是北京奥运会的那年夏天。为了躲开京城的热闹,我从重庆乘船顺流而下。在奉节,我每天都会经过白帝城,爬上夔门峡的山壁,那里有一座八角亭,是长江上游最后的信号台。那年,三峡库区的水位还没涨到最高线。但从信号台望出去,江面开阔,仿佛一镜湖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险峻。奉节的老县城几乎已全部淹没。
【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及时获取国际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及世界语(esperanto)最新资讯】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其建设时间之长、建设难度之大、涉及难题之多,是全世界范围内都不曾遇到过的。这其中,最大的困境,恐怕还在于水库修建区域的大量居民应该如何疏散。上百万人,背井离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安置会成为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而如果妥善安置则不仅能完成项目,还能作为中国管理水平的样本以鉴后世。
办证大厅咨询台内的工作人员正在接待前来询问办证事宜的民众。 李姝徵 摄 9日是恢复办证后的首个工作日,当日9时,记者在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办证大厅外看到,已有不少预约了当日办证的申请人来到出入境管理局办证大厅门口。经工作人员核验预约信息后,依次进入办理。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恢复受理审批外国人申请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停留证件签发、换发、补发,居留证件签发、延期、换发、补发。
引言采访三峡外迁上海的移民中,刘叔是我遇到的一位态度非常“强硬”的人,采访过程中,刘叔甚至直接喊出,我就是上海人,我死都要死在上海。而关于他的故事,也让我非常感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故事吧。今天我来到上海嘉定区的娄塘镇,据说这里在2004年的时候,接收了很多来自三峡库区的移民。2004年 9月1日,重庆云阳县的刘建军(故事里我们称刘叔)背着龙凤胎儿女抵达上海。
三峡移民是指因三峡工程建设所致而需要搬迁的居民。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需要数以万计的人搬离旧居,重新安置到新的家园。其中一部分居民被安置到了上海崇明岛。对于这些三峡移民来说,能够被安置到上海崇明是一种幸运。崇明岛处于上海市区以外,是一个干净、宜居的地方,而且有很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政府为了保障移民的生活,还提供了丰富的帮助和扶持政策。
重庆开县县城一角2001年7月30日,对于镇安和后坝两镇的68户农民来说,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50辆军车和10辆客卧车组成的车队驮着他们的希翼,奔向四川省的威远和乐至县。这一天,325位移民将分乘10辆卧铺客车,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重庆市开县。记者随移民同行,从迁出地至迁入地,耳闻目睹,既感受到党的移民政策的温暖,也体味到地方政府和移民工作者的艰辛,更深刻认识了勤劳质朴的农村移民。
王先生一直想移民出去,终于在准备了5年之后,一家三口如愿以偿可以移民加拿大了,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破釜沉舟,把上海的房子卖了,2017年拿着房款和所有积蓄1200万去了加拿大。他们也买好了房子,车等生活必须用品,也立马实现了在上海很难实现的大房子大草坪双车位的生活。儿子上小学,并且也很快适应了这边的环境。
还记得那年与贾跃亭一起“为梦想窒息”的丁磊吗?多年以后,两个分道扬镳的人,一个被唾骂,一个被质疑。那个被质疑声音包裹着的人就是丁磊。在汽车这个行业里,丁磊也曾经神一般的存在过,并且被圈内一众人等盲目崇拜,但眼下只能回味了。在造车这件事情上,丁磊留给了市场很多迷局。比如,不可思议的高价、猜不透的资金支持,以及到底要不要上市。
上海2016年1月15日电 /美通社/ -- 本月23日,由国内快速移民领跑机构外联出国顾问集团举办的哈德逊城市广场二期-曼哈顿大厦项目投资分享会,将在上海商城三楼波特曼丽嘉酒店隆重举办,包括近百名曼哈顿大厦项目认购者在内的众多国内投资人将出席本场活动。对于活动的召开,大家皆报以了万分的期待,因为在稍早之前,曼哈顿大厦项目国内首席代理机构外联出国就曾透露,项目开发商瑞联集团ceo杰夫·布劳(jeff blau)将出席本次活动,并计划在现场公布该项目的重大利好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