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看
就在上海疫情,揪动所有人的心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曝出:
有一名阳性感染者,明知阳性,还是乘坐动车,影响几百人。
枉顾规则。
枉顾感染风险。
一意孤行,令人愤慨。
这个男人,姓曾。
福建莆田人。
3月27日,他在上海初筛阳性。
后经复核为确诊病例。
但明知已染毒,已带毒,他不隔离,不治疗,还在28日乘动车离开上海,到达莆田。
动车上,造成同车厢201人密接;莆田市内,造成10人密接、47人次密接。
并直接导致妻子感染,网约车司机感染。
这种严重后果,谁能承担?
不止如此。
最新通报中,已经出现同车厢确诊病例。
同乘d3205车次的04车厢07d的黄某,不幸也中招。
连锁反应开始发生。
该动车04车厢07f、04车厢016a的乘客,均被确诊,为阳性病例。
又一场防疫硬仗要打响了。
因为一个人,倾了一座城。
也因为一个人,成千上万的防疫人员,又要付出上百个日夜。
再严重一些,可能我们会看到——
无数人可能会被迫困在家中。
学生可能无法上学。
中小企业和店铺,可能因为疫情大规模暴发,而被迫一家家倒闭。
无数的重症病人,可能因为医疗系统紧张,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悲剧。
原本安稳的蕉城,也可能被波及,陷入水深火热中。
这些沉重的代价,曾某,你买得起单吗?
防疫要求,置若罔闻;一城安全,熟视无睹。
要知道,当前疫情反复无常,很不可控。
东边刚平息,西边又爆发。
南边刚稳定,北边又出事。
周而复始。
令整个国家,都付出了沉重代价。
这次的上海疫情,形势更加严峻。
防控发布会上,专家给出了让人忧心的结论:
如果上海不严格管控,将存在爆发流行的潜在风险。
山雨欲来,忧心忡忡。
举城防疫,一丝不苟。
在这种局势下,仍有人枉顾规则,带毒私逃。
孰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在和平、安全的环境里,一个人的自由迁徙,都应该被满足。
但今非昔比。
现在是非常时期。
稍有不慎,整个社会就会损失百亿、千亿以上。
要知道,我们曾经为疫情,已付出过沉重代价。
旅游业停摆,千万从业者被迫下岗。
工地停工,工人难以谋生。
不少企业到了生死攸关时期。
甚至已有公司,消失在了疫情肆虐的岁月里。
餐饮店铺关门,比比皆是。
所有人都一度压力山大。
因为见证过艰难,知道安宁可贵。
因为见证过最严峻的“防疫战”,知道稳定不易。
所以,每个中国老百姓,都遵纪守法,不添乱,不破坏。
因为,你早已不是为一个人负责,而是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负责。
同时,为无数防疫人员的辛苦付出而负责。
为了防控,防疫人员付出了太多心血。
大家还记得吴尊友吗?
中国防疫专家。
在疫情爆发的三年里,他满头青丝,全变白发。
无数基层干部,日日夜夜扑在一线。
一个名叫俞海峰的书记,85后,原本是精神小伙,如今已成白发翁。
还有鹿燕青。
他是90后小伙。
90后啊,不过20多岁,却因为参与高强度的防疫工作。
两年下来,因任务艰巨,压力山大,少年白头。
湖北卫健委专家邱海波,短短一月,模样大改。
2月20日,还是满头青黑。
3月30日,却已头发花白。
但他们无怨言,不退却。
为了民众,千千万万遍。
在查不完的流调、填不完的表格、测不完的核酸、接送不完的病人中,他们日复一日熬着。
冬天,冻到双腿颤抖;
不得不站在暖气盖上取暖。
夏天,闷在防护服里,直接中暑;
衣服脱下来,全是汗水。
他们竭尽所能,护一城百姓。
耗尽精力,保一方安全。
浙江一基层干部,四天四夜连轴转,累到嗓子说不出话。
丈夫打来电话,无法交流,只能换成微信沟通。
杭州河庄街道社区,有一个名叫高英的防疫主任,因高强度工作半个月,累得在电梯里多次晕倒。
相关视频大家应该在网上看过。
3月18日,她进入电梯。
突然身体摇晃,双腿发软,砰的一声撞在电梯上。
片刻后,她摸索着站起来。
但因太虚弱,马上又倒了下去。
站起来,倒下去,站起来,再倒下去。
一线防疫人员的辛苦,可见一斑。
如果你再认真看,会发现,高英手上拿着一个笔记本。
多次摔倒,手上的笔记本,却一次没掉。
因为笔记本里记录的,是她这半个月以来的防疫工作安排。
她不能丢!
人已经站不稳了,依然死死握住它。
庆幸的是,她被人发现,及时救治,活了下来。
但有些防疫人员,却永远离开了人间。
白晓卉,山东省临床医学检验专家,42岁。
疫情爆发后,她带领着检测团队,辗转各地疫情一线。
2022年3月初,山东疫情爆发。
凌晨4点,白晓卉到达威海,立马投入了战斗。
然而很不幸,在20号这天,她突发心梗,牺牲在了岗位上。
一个年轻生命,自此与世长辞。
无数人为此泪崩。
有人在现场哭成泪人。
有人在评论里说:
“倒在防疫工作上的都是英雄,可我不希望这样的英雄再出现。”
是啊,每一个英雄,都是凡胎肉体。
都是平凡女子。
如果没有疫情,她本该与丈夫恩爱,和孩子嬉闹,孝顺父母,享受幸福时光。
但她没有选择,她是防疫专家。
这是她的战场,她要赢下的战争。
就如威海社区工作者唐思璇所说:
“举起你的右手,入党誓词说出来,就像钉子一样,钉在了这个地上。”
所以,她们二话不说,披白衣,上一线,检千万核酸,换一方平安。
流汗,流泪,流血。
无怨无悔。
可他们的倾尽全力,换来了什么!
测不完的核酸,无止尽的隔离,令一些人烦躁不已。
有人开始消极抗疫。
甚至把怨气撒在了防疫人员身上。
上海某地,一中年大叔指着医护人员,骂骂咧咧。
不配合检测。
一碰,他就发飙、跳脚。
这样的事情,在防疫过程中,如家常便饭。
不配合者,恶言相向者,比比皆是。
有一个医护人员,上门采核酸,只因敲门敲重了,被狠狠责骂。
将心比心。
我们只是偶尔测一测,就有如此重的怨气。
医护人员每天面对上千人,他们又怎么想?
每天工作5小时,核酸采样约600人次。
采样只是第一步,接着还得分析样本。
数以万只的样管,要熬夜通宵地干,才能整理完成。
为了早些获得结果,又得通宵达旦地干,才能快、准、多地出结果。
他们工作压力大、时间长、环境差。
大风来了,帐篷都被吹走。
但防疫人员本能护住的,不是自己,而是检材。
没有谁,比他们更希望疫情快过去。
但风险仍在,他们没得选择。
当有人蔑视防疫要求,任性胡来,他们的辛苦就会翻好几倍。
2021年12月,南京火车站。
一位41岁的女子毕某,举着手机大喊:
“红码绿码我都有。”
然后强闯检票口。
视防疫为儿戏,令人愤慨无比。
百色疫情最严峻那会,一女子在公共场合扫码为红色。
担心被隔离,突破栅栏,撒腿就跑。
前几天,珠海一小区业主。
隔离期间想要外出,拒不测温,被拦了下来。
她嚷着嗓子对防疫人员叫嚣:
“你别拦着我,拦着我打死你。”
语气嚣张,态度泼辣。
红码,意味着感染概率大。
隔离,意味着风险系数高。
隔离期出逃,携红码到处走,自己是自由了。
但所经之处,全成风险区;所接触之人,全成密接者。
他们也不会知道,有多少个负责流调的人,会因为他的任性,累倒在自己的岗位上。
所有接触过的人,以及接触密接者的次密接者,他们要一个个追踪,打电话联系。
眼睛看瞎了,声音喊哑了。
而这,全是因为一个“潜在毒王”的不配合。
曾某这类狂徒,我们不想再看到。
也对此深恶痛绝。
他以一己之力,令莆田城危机重重。
爆发风险,直线飚升。
防控难度,无法想象。
这不仅增加防疫负担,也令300多万人置身于疫情风暴之中。
人类是一个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尤其是疫情期间,一个人感染,意味着其他人也不得安宁。
一个人不配合,这场战争,就会无休无止。
只有所有人守望相助,齐心协力,疫情才有消除日,人间才有无恙时。
所以,请大家转发此文。
告诉所有人:
疫情这场仗,我们还没有赢下。
不要提前放松,不要藐视规则。
再熬一熬,再挺一挺,胜利才会到来。
这场仗,我们继续加油!
那年,我外甥参加高考,移民考生都是统一宾馆,大巴车接送。声势浩大。明目张胆。当年的高考移民事件回顾2009年6月中旬,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郭虎收到群众发来的特快专递举报信件,反映中宁县宁鲁中学在2009年高考中存在大量“高考移民”。随后,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监察室牵头,调查组于6月22日前往中宁县,在中宁县监察局、教育局、公安局的配合下开展调查……
从小女儿上小学4年级开始,张军已经在西安陪读近5年了。这名来自河南郑州的学生家长,有两个孩子。虽然大儿子今年已经大学毕业,但最终在郑州参加高考后的不理想的录取结果,却让张军一直充满遗憾,“如果当时能早点来(西安)就好了。也不至于连个‘211’都没上成。”第一财经采访发现,从郑州到西安,不少河南家长,都希望能通过“移民”,改变孩子的命运。
为何这些省份能够轻轻松松低分上名校?高考内卷,如何从高考高地逃到高考洼地?又一年高考季,随着各省相继公布分数线,又引起了高考高地和高考洼地争论。在那个“多考一分,干掉万人”的高考竞争中,需要的是学子们殚精竭虑的努力以及一点小小的运气。但是对于高考洼地而言,却可以轻轻松松低分上名校,甚至低个几十分,让那些高考高地的学子们徒呼奈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类视频,有些博主整天拍视频说哪个国家有多好。像什么过去当护士月入5万,当个服务员月入4万,还有国外物价多便宜,反正就是整天吹别人很好,诱惑你赶快移民,享受幸福生活。最近我在网上听到一段录音,是一位网友讲述他历经艰辛万苦移民后,从一个中层阶级彻底沦为一个靠卖苦力为生的底层阶级的经历。
↑点击上方,关注 每天一点冷芝士!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拥有非常多样化的种族和民族,血统成分极其复杂。根据人口普查结果,美国人中爱尔兰裔的人口数量高达40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也就是说,大约每十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有爱尔兰血统。美国人的血统组成复杂,其中德国裔最多,爱尔兰裔次之 那么,为什么美国会有如此多的爱尔兰裔呢?
你可能知道——tvb的当红炸子鸡林峯“金牌绿叶”吴孟达都是福建人但你不一定知道“鸠摩智”李国麟“段延庆”李鸿杰“鳌拜”王俊棠……这些老牌港星如今都成为了“新福建人”福建和香港到底有多亲近?01相亲相爱一家人香港居民中,有120多万人为闽籍乡亲,约占香港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六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福建人。
最近“高考移民”一词又被重新提起,并且迅速的登上了热搜,为什么大家对这个词语很感兴趣呢!原因就是知名高校,对各地考生录取分数线的不统一,就拿河南的高考分数来举例,河南考生文科一本线547分,理科一本线514分,然而陕西的文科一本线只需要484分,理科一本线449分,一对比之后可以发现河南省文理科一本线录取分数比陕西省整整高出63分-65分。
很多中国人都移民出国了,全世界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就是我们国家,但是移民去美股是最多的,但是你知道哪个省份去美国得人数最多吗?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咱们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排名!第十名:山东省(移民美国6.9万人)山东,最初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不仅是青藏高原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重要的栖息地。每年夏天是藏羚羊的迁徙季。如今这一景象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从曾经的濒危物种到如今气势恢宏的“万羊齐奔”,藏羚羊数量何以快速增长?今天,让我们通过卫星视角,浅探可可西里藏羚羊迁徙路上的风景,感受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的美丽画卷。
前言高三年级的暑假,是从被录取之后开始的,虽然参加完考试后即可进入假期,但从考完到被正式录取的这段时间,很少有考生可以放下心来肆意玩耍,就算有时间出去逛个街、旅个游,也多多少少带着些关于高考的心事。我国不同的省份,经济条件不同,教育水平也不同,高考生人数不同,拥有的高校资源也不一样,在各方面的作用下,出生在我国不同省份的考生,面临的高考难度和压力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