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百万人口迁移的世界壮举

2021年,是刘芳从重庆到浙江定居的第20年。
20年前,带着简单的行李,刘芳一家从重庆辗转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定居。跨越1000多公里从袓国西南内陆到东南沿海,只为响应党的号召,支持三峡工程建设。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因工程建设需要,当时湖北省兴山县、重庆市云阳县等多个县城整体搬迁,重庆、湖北等地共131万人像刘芳家庭一样,远离家乡,到新的地方定居。
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万州区,是三峡移民中第一移民大区,全区累计动迁人口26.3万人,移民规模占到了重庆总量的四分之一、库区总量的五分之一。为了纪念三峡移民们的付出,国务院规划在这里修建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跟随万州区妇联主席程禾的脚步走进纪念馆的二层,那些展现移民场景的壁画、照片令人震撼。“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三峡移民这一伟大壮举的辉煌历程,读到三峡工程中,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故事。”
在展厅里,徐继波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家是三峡外迁移民第一个家庭,那年,他们一家从云阳县南溪镇出发,迁往上海,临走时,他抱走了一盆父亲送给他的黄桷树苗。纪念馆展厅里,还陈列着徐继波外迁时的车船票,一张张带着岁月痕迹的票据,无不诉说着这段不平凡的旅程。
听党话跟党走 舍小家为国家
□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雪梅
陈晓冰 陶寅生
增减省级行政区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中国现有的34个省级行政区之中,除了1997年设立的直辖市重庆、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外,其他省区的总体架构和数量,在清朝前期便已基本固定了下来。▲现在中国的省份名字和区划,大体在清朝就已经固定了下来民国中后期及新中国初期,是又一个省区频繁增设或撤销的历史时期,涉及西康、察哈尔、绥远、平原、松江、辽东、辽西、宁夏等9个新省区。
当时的三峡省已经确定宜昌为三峡省省会)1997年的四川省重庆市直辖之前,三峡省因为建设著名的三峡大坝而提上了议事日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因为要解决库区移民以及整个三峡地区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政治经济职能权属的需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计划组建“三峡省”,“三峡省”的省会设置在宜昌。当时确定的三峡省范围包括:四川的涪陵、万县两个地区,湖北的宜昌市、宜昌地区和巴东县。
实拍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现场看看办签证的人多不多,安保严格!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学习、工作或探亲访友。而美国作为一个受欢迎的目的地,吸引着众多中国游客和留学生。然而,前往美国需要持有有效签证,这也使得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成为了一个热门的地方。近日,我特意前往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实地观察办签证的情况,看看是否人多不多,以及安保措施是否严格。
我去过大半个中国,对中国各地比较了解,中国人在移民的问题上,我总结了一下,喜欢移民的集中在三个片区:一、东部:包括东三省、江浙沪、山东、福建;二、南部沿海广东、广西、海南和广西;三、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四川的成都一带追求时尚也较喜欢移民,四川其他的地区移民较少。山西属于华北,部分地方受京津翼影响。
三峡移民是指因三峡工程建设所致而需要搬迁的居民。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需要数以万计的人搬离旧居,重新安置到新的家园。其中一部分居民被安置到了上海崇明岛。对于这些三峡移民来说,能够被安置到上海崇明是一种幸运。崇明岛处于上海市区以外,是一个干净、宜居的地方,而且有很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政府为了保障移民的生活,还提供了丰富的帮助和扶持政策。
新手写作不易,请读者朋友们给我一个小小的点赞,这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大叔外迁上海南汇22年后为何直言不稀罕上海户口?大叔说“有苦难言”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叔怎么说,以下是我记录的和大叔的对话,你好大叔,你们这里有三峡移民你知道?我就是从三峡移民过来的,2001年来的,我那个时候就是拖家带口的从老家万州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现在故乡就没有了。
不是,这是对一部分人的统称。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政府发布恳招令,鼓励关内百姓移民辽宁。顺治、康熙年间移民到辽宁的人很多,据《清朝文献通考》户口篇记载,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奉天人口增加了20多万。在移民队伍中,来自“小云南”的居多,许多家谱都有这样的记载。“小云南”在哪?
移民哪个国家费用低?可以移民的国家和移民项目五花八门,哪些国家的移民办理费用低,成本低,低投入就能拿到身份呢。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是欧洲小国,但其自然环境优越,毗邻奥地利,是申根国成员,优企人才项目仅需申请人18周岁以上,无犯罪记录即可申请,一步到位拿永居,移民监一年住半年,适合作为欧洲跳板。办理费用仅需15万欧,是欧洲性价比极高的绿卡项目。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身为三峡移民的他,正要将自己的家搬往另一处,不久后他的祖屋即将沉入水底。
前言三峡移民外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为了解决三峡库区的贫困问题,数以万计的人们选择离开家园,迁往全国各地。2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来看,当时的选择是否明智?在重庆的人们是否比外迁的人们更幸福?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外迁的库区人们一、当时的选择三峡库区在工程建设之前一直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受淹影响,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移民到新疆哪个地方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和南疆库尔勒市哪个城市更适合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