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下半叶,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开始了一波解放潮。
在那个年代,苏联和美国联手削弱欧洲,亚非地区的大量殖民地获得独立,老牌殖民帝国英、法的海外版图被肢解。
在这一时期,几乎整个黑非洲都获得了独立,但这批新生的国家没能迅速适应现代世界,反而让黑非洲在独立后成为地球上最动乱、最不发达的地区。
不仅如此,殖民者还在当地留下了大量的历史矛盾,如卢旺达这样的小国,在世纪末还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种族屠杀。
1994年卢旺达种族屠杀爆发后,这个国家成为地球上最声名狼藉的绝望之地,是联合国钦点的负面教材、公认的人间地狱。
但90年代末,卢旺达重新组建政权,图西族总统卡加梅在废墟之上重建了卢旺达。
此后,卡加梅在国内进行民族大和解,维护国家统一,并通过学习中国模式,让卢旺达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近十几年,卢旺达gdp增长了十几倍,人均gdp非洲第一,从中非的穷光蛋国家变成“非洲小强”。甚至有媒体将其誉为“非洲新加坡”,总统卡加梅是“非洲的李光耀”。
那么,当年的卢旺达种族“人间地狱”到底有多恐怖?总统卡加梅是怎么通过“抄中国作业”把卢旺达带出谷底的?
说到卢旺达种族屠杀,虽然国际上经常提,但是很少有人钻到深处研究屠杀爆发的根源。
大屠杀的渊源要从19世纪末说起,起初德国人在卢旺达进行了20多年的殖民统治,但因为没有殖民的经验,德国人在当地没有什么作为,给当地留下的遗产也很少。
直到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德国人被迫把殖民地交给比利时人。而自比利时人到来后,卢旺达这个地方才正式走入深渊。
比利时人趁着当时席卷欧洲的种族主义热,开始对卢旺达人进行种族甄别。
最后,根据财产多寡,以及身体特种来区分民族,比利时人认为个子较高的图西族人是“进化更完全”的民族,因为他们资产较多,而且骨架更大,鼻子较为立体,肤色较浅。
简单地说来,比利时人认为他们“更西方”。
至于另一种人数更多的胡图族人,比利时人则认为他们较为低等,觉得他们是非洲的尼格罗人种土著,往往从事农业,而且较为贫穷。
在划分贵贱后,比利时把图西族扶持为卢旺达的执政民族,而人口占卢旺达90%的胡图族,则被视为劣等民族,沦为农奴。
这种区分方式让卢旺达发生严重的分化,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图西族占据卢旺达上层,掌控国家资源,底层的胡图族生活条件较差,对图西族的不满很严重。
60年代,卢旺达独立,比利时人把政权交给了图西族。胡图族人大为不满,在70年代发起军事政变,建立了胡图族政府。
胡图族的总统哈比亚利马纳执政20年,他努力维护国家统一,但是图西族对卢旺达的胡图族不满,流亡在外的图西族于乌干达成立了“爱国阵线”,常年和政府军打游击战。
1994年,哈比亚利马纳乘坐的航班被高射炮击落,他和邻国坦桑尼亚的总统一起惨死。胡图族认为,这是“爱国阵线”的一场谋杀,意图推翻现政府。
随后,胡图族人开始向图西族进行报复,这场报复是有组织的,部分胡图族高官和富豪疯狂煽动平民,胡图族拿起武器,主要是长矛、砍刀,对图西族进行无差别屠杀。
而因为卢旺达长期进行民族隔离,两族的聚居点不同,而且身份证上都写着民族,找图西族非常容易。
胡图族占有人口优势,在全国境内进行大屠杀,图西族男性被砍杀,妇女被强奸后杀死,连儿童都无法幸免。
从1994年4月到6月,根据联合国统计,卢旺达境内有80万到100万人死于屠杀,他们大部分是图西族,还有少部分胡图族被误杀。
此外,还有20多万妇女被强奸,导致卢旺达出现梅毒和hiv肆虐的情况。
联合国安理会、世卫组织呼吁国家社会关注卢旺达,但是国际社会给予的帮助非常有限。
当时冷战刚结束,欧美大国不再需要争取小国的支持以防御彼此的扩张,于是乎非洲成为“三不管”,这也是卢旺达大屠杀破坏力惊人的原因。
最后还是邻国乌干达政府军和图西族的“爱国阵线”打到了卢旺达境内,击败了胡图族的军队,才结束了这场屠杀。
卢旺达种族屠杀结束之后,重建政权成为这个国家的第一要务。
当时,全世界都认为这个国家完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国家的经济也遭受重创,按照欧洲和亚洲地区的先例,这个国家将会不可避免地分裂。
但是有一个人不信邪,他的名字叫保罗.卡加梅,撑起了卢旺达的一切。
卡加梅是图西族人,1957年出生在卢旺达南方省,家庭是南方图西族王国的后代,拥有大片土地,曾非常富裕。
但是他出生没多久,卢旺达发生胡图族军事政变,一些图西族在政变中被屠杀,卡加梅的父母就移民到了邻国乌干达。
卡加梅的前半生都在乌干达活动,长大后他曾去美国留学,获得哲学博士的头衔。
80年代末,卡加梅回到乌干达,和当地的图西族学生们一起创立了“爱国阵线”,后来混到了组织领导人的位置。
在卢旺达种族屠戮结束后,卡加梅带着“爱国阵线”回到卢旺达,打败胡图族军队,然后着手组织政府。
可虽然“爱国阵线”有乌干达政府的支持,获得了卢旺达的政权,但是作为“爱国阵线”领导人的卡加梅却不敢自己当总统。
毕竟,卢旺达的种族仇恨当时还未彻底熄灭,卡加梅身为图西族,害怕自己当总统又会引起胡图族的反对。
于是,他先让胡图族的巴斯德来当了总统,自己当副总统,兼任军队领袖。
尽管如此,卡加梅在“爱国阵线”的政权里依旧说一不二,他上台后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平复国内的种族仇恨。
首先,卡加梅决定不再大规模追究这次屠杀的凶手,因为这是一次民族犯罪,要追究起来,凶手是个天文数字。
因此,卢旺达政府只把联合国选出的战犯作为这次屠杀的罪魁祸首。
至于民间的犯罪者,只有几百人受到审判,其余则不在官方追究,而是由民间农村的成千上万人民法庭“盖卡卡审判庭”自己解决。
另一方面,卢旺达新政府开始办理身份证,上面不再有民族信息,卢旺达国内也不再提图西族和胡图族这些名字,所有人只有一个身份——卢旺达人。
在那之后,国际社会对卢旺达的种族和解感到惊奇,外界猜测的持续性报复和分裂都没有发生,卢旺达好像一夜之间稳定了下来。
再之后,卡加梅整顿国内公务员团队,训练军队,把国家带往正规。
在这一时期,作为总统的巴斯德曾和卡加梅不和,他认为卡加梅架空自己,于是和卡加梅展开宫斗。
但很明显,巴斯德完全在螳臂当车。1998年,卡加梅成为“爱国阵线”的主席,两年后,巴斯德主动辞职,卡加梅当上卢旺达总统。
卡加梅从此开始了20年的统治,他以中国为学习榜样,让卢旺达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2000年,卡加梅当上卢旺达总统,他知道贫穷是一切罪恶的元凶,卢旺达要彻底摆脱以前的面貌,最核心的一点是发展经济。
在卡加梅眼里,西方人那套“扶持买办,让大公司榨取非洲的资源,让小国成为跨国公司附庸”的方式,只会滋生腐败,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
在这方面,卡加梅已经放弃了和西方的合作。
卡加梅放眼世界,发现唯有中国在近几十年崛起的道路,是最适合第三世界国家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连续几十年增长,国家综合实力强大,数亿人口脱贫,这是近代前所未有的奇迹。
很快,卢旺达政府开始了和中国政府的接触,大量官员来中国取经,开始向卢旺达照搬“中国模式”。
首先,卢旺达把农业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卡加梅给农民重新分割土地,让家家户户有土地耕种,再引进适宜生长的物种,保证大多数人不会饿肚子。
然后,卡加梅和中国签订大量的订单,让中国帮助卢旺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个国家要走向工业化的必经之路。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没有公路和铁路,工业就无法铺开。
在这些事情干完后,卢旺达开始引进外资,在国内开办工业区,转接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服装、玩具、电子装配。
卢旺达的产品也最早卖到中国,中国几乎不向卢旺达的商品征税,让卢旺达的工业得以全速运转。
随着卢旺达的发展,国家也渐渐稳定了下来,卡加梅又开始学习中国,在国内反腐,打击贪污腐败,保证官僚体系的清廉。
此时的卢旺达政府有了收入,中国又提供了贷款,这个非洲国家的医疗、教育、治安等方面得到恢复发展,农村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义务教育。
与此同时,卢旺达首都的医疗水平远超邻国,街头也不再有犯罪事件,因为警察24小时在巡逻。
卢旺达近些年的发展势头在非洲格外耀眼,从2000年至今,该国gdp增长了十几倍,只有北边的埃塞俄比亚能比一比。
巧合的是,埃塞俄比亚也是个“抄中国作业”的国家,两国在这方面算是走到了一起。
现在的卢旺达被誉为“非洲的新加坡”,强人总统卡加梅被誉为“非洲的李光耀”,而卢旺达也被誉为“世界十大安全国家”,完成了从“人间炼狱”到“人间天堂”的蜕变。
不过,把一个一穷二白,又有严重民族隔阂的国家重新凝聚在一起,并带上高速发展的道路,这个难度可比当年新加坡崛起还要大。如此来看,卡加梅的确担得起这个外号。
而自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后,卢旺达也积极响应,加入中国的未来布局。相信在未来,中卢两国能进一步精诚合作,成为中国与小国合作共赢的榜样。
参考资料:
1、《在后疫情时代实现卢旺达-中国合作共赢》,詹姆斯·基莫尼奥
2、《非洲"人种哲学"研究的先驱:卡加梅哲学思想解读》,张宏明
#国外打工##国外生活##非洲##非洲生活##人物故事#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80位真人故事我叫安德鲁,别看我只有28岁,但是截至目前,我已经在非洲工作生活5年多了。当时,我从四川成都天府之国来到非洲工作,除了开阔眼界、提高见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里穷,想出来多赚点钱。我在国内大学里学的是英语,而目前在西非的尼日利亚从事国际工程行业,主要负责公路项目上的商务外联工作。
导读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为卢旺达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双方的深度合作促进了卢旺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了卢旺达乃至整个非洲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非洲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卢旺达已准备好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未来,中非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增进双方人民福祉,推进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一带一路”合作。
中国公民在刚果(金)遭袭遇害和绑架,幕后真凶是谁?话题——非洲将成为美中博弈热区据环球网转载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路透社等外媒消息,2名中国公民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一家采矿营地24日遭遇的武装袭击事件中丧身。而在上周刚刚发生了此类袭击事件,在刚果(金)的中国矿业公司5名中国公民在袭击事件中被绑架。刚果(金)军方发言人25日证实了上述消息,当地一名负责人和民间组织人士也证实这次袭击中有2名中国人死亡,并称有8名中国人失踪。
目前在马拉维华人华侨有2000余人,主要集中在首都利隆圭和南部区首府布兰太尔。有30多家中资企业,中资企业员工有1000多人,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中国企业有:中非棉业棉花公司、中土集团、特变电工、葛洲坝、青岛瑞昌棉业、安徽外经、甘肃华陇建筑公司、甘肃地矿、江西华港建筑公司等。在马拉维中资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涉及工程承包、农业、农产品加工、林业、化肥、纺织等行业。
我在非洲打工5年,期间认识了很多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有在非洲开超市的、有在非洲开饭店的、也有在非洲开酒店的等等,总之,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中国人的生意,中国人为了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生意做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非洲地区,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勇敢、敢闯敢拼、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那么,本期话题“非洲人是怎么看待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呢”?
非洲有个国家,总统访问美国时称自己国家为“世界第一强国”。并曾口出狂言三天推平苏联,一天占领中国。然而实际上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是非洲大陆最小的,小到只有1.1万平方公里,整个国家人口只有200多万。并且根据每年国际人均gdp的统计,在185个国家之中,这个国家的人均gdp是540美元,世界排名第180。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为非洲正在大发展,机会比较多,都想去非洲闯一闯,最后在非洲娶妻生子的不在少数。近期,被一个小视频刷屏了,视频中是一对跨国情侣,抱着一个混血宝宝,孩子的妈妈是非洲女性,孩子爸爸是中国人。老公的长相则很帅气,五官非常的清秀,整个人看着很斯文,干干净净的。老婆是非洲黑人,浓眉大眼,脸蛋很小,五官端正,算得上是黑人中比较漂亮的女生。
10多万中国男人在非洲务工,为啥有些人不愿意回国了?原因很现实你可能听说过,有很多中国男人去非洲打工,有的甚至在那里定居了。你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在那么一个落后、贫穷、危险的地方生活,而不是回到自己的祖国呢?其实,他们的选择背后有很多现实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生活成本低首先,非洲地区的生活成本相对于中国要低得多。
都说爱情不分国界,事实是这样的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大量鼓励对外学习,对外贸易,可这是利,也是弊!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国虽然对外开放,在经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广州,上海,深圳等等,这些地区都是优先对外开放,而到达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虽然经济上对中国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也对中国男女失衡达到了火上浇油。
中国自从建国以来,与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我们也没有忘记非洲兄弟对我们的友谊,因此,国家鼓励并倡导企业赴非洲投资、兴业。非洲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落后和疾病。实际上,非洲国家经济上虽然不发达,但是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例如,非洲盛产矿石和化工原材料,另外,非洲的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这与其社会不发达程度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