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高考线的公布,分数这个话题,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有人说“考得好不如生得好”,意思是有些地方可谓“高难度模式”;例如河南、河北。
有些则被家长们视为“高考天堂”,例如京津沪以及部分偏远地区;能以更低的水平入读大学。如今又一省份因为本科线创新低,被外界视为新晋的“高考天堂”。
“同分不同命”,估计是很多家长都发现的规律和现实。因为高考难度系数的差异,以及录取名额和生源数量比例等问题,同一院系在各地的录取分数有差距,这很正常。
但是,本科线降到不足300分,这似乎还是“首例”。今年黑龙江高考的分数线公布之后,很快引发国内家长的关注。
先看看重点线,文科430分、理科408分,这在以前基本是二本线。而本届的普通本科线,文科341分,理科更是低至287分。专科批次则只有160分。
对于专科大家倒不是很意外,全国各地都存在一百多分读大专的院校,只能说混个学历。但能被评为本科级别,再怎么说也是相对正规和有实力的“正经高校”。
如果287分就能上本科,真是令外地的考生羡慕不已啊。特别是来自高考大省,平日压力很大的同学,看完这样的分数段有种“怀疑人生”的感觉。
在自己的生源地可能连公办大专也考不上的分数,去黑龙江竟然是本科?羡慕之余,也存在不少吐槽和嫉妒的声音。
例如笔者就刷到一位来自河北的家长,直言:“我们这的孩子起早贪黑,可人家考这点分竟然能上本科”。若是调侃可以理解,但如果真觉得东北学生轻松,就是说风凉话了。
实话实说,笔者认为相对于河南等省份,东北的考生确实会更轻松一点。但因为黑龙江的本科线低,就觉得东三省的同学随便学一点就能考大学,就有些肤浅了。
就说沈阳吧,看看东北育才等重点高中每天几点放学,老师和同学什么状态,家长为争取教育资源付出哪些努力和成本。就会知道东北的家庭对子女教育有多重视。
这并非省会城市的特例,比如笔者所在的小城市,虽然工资不及省会、学校不如省会,可家长们的内卷指数并不低。
200元的口红不舍得买,但200元一节的辅导课和兴趣班家长却毫不吝啬,这是许多家庭的常态。说东北孩子轻松,属实是误解。以下3点才是分数线低的根源。
首先便是生育率低。在计划生育时期,东北便是最积极响应的;尤其城市地区,几乎普遍是一家一娃,独生子女率名列前茅。这跟很多“大省”里平均仨娃的背景明显不同。
而现在即便“放开”,选择要老二、老三的家庭也很有限。经常上网的朋友可能听说了,黑龙江这边初婚年龄已经延迟到31岁,晚婚程度位于全国榜首。
第二,许多家长在吐槽时,忘了高校招生的模式;高考本质是看学生在当地的次位和共同竞争的人数,并非分数本身。所以填报志愿的选择,以及生源地考生数量,对录取结果发挥影响力。
东北生育率低所以学生没那么多,不需要3个人抢一个人的教育资源。分数线低只说明好学生和差生差距大。
第三,降低分数线是为了“留人”,这是黑龙江在回应中给出的一个解释。东三省中,黑龙江由于气候、位置和经济等原因,年轻人外流可能更为明显些。留住学生也是种自救方法。
严格地说,在黑龙江读专科和末流本科,确实变得更容易了。但是不要把名义上的本科线,跟实际的二本录取标准混淆。
理科生287分,只代表“过线”;而过线和录取完全是两回事。一般这种情况是给“底层本科”和民办本科留余地。满足考生和高校招生的双向需求。
虽然取消了三本的概念,但原本“血统纯正”的公办二本,录取标准并不会因为名义上的本科线降低,就同步降低。东北学生想考重点院校,想进985、211大学,照样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考场外的东北家长)
东北人重视教育,卷得更厉害。这里也要提醒到达本科线的考生,千万别掉以轻心。为避免滑档,在填报时有必要选标准低的院校。
你如何看待黑龙江本科线新低?
点击蓝字 关注移民哥了解一下 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相对于梯度志愿(或称顺序志愿)来说的,所谓“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同一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高校志愿。无论哪一志愿录取,对录取院校来说,均为第一志愿。我们以本科一批的平行志愿投档为例,来具体说说“平行志愿”是怎么投档的。
水洞沟景区, 塞上江南,宁夏。贺兰山东麓,水洞沟见证中国史前旧石器文化发展,西夏王朝在此建立,沙丘鸣钟在中卫点兵。西夏王陵。 2022年末,宁夏常住人口728万人,gdp5069.57亿元,人均gdp6.98万元。宁夏拥有5个地级市,算是我国拥有地级市数量最少的省份了。宁夏地图。 2023年,宁夏高考报名人数7.17万人,比去年增加5978人,增幅9.1%。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河南及中原地区流传已久的民谚。但是何时、何因从山西移民中原,众说纷纭,矛盾百出,在人们思想上已成了久悬未决的谜。20世界80年代地名普查中,因洪洞移民问题涉及舞阳半数以上村名的含义、来历和建村时间,促使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查阅明清史志未找到依据。1983年以来...
自6月23日起,多地公布2023高考分数线。目前,吉林、江西、宁夏、云南、上海、内蒙古、四川、安徽、广西、黑龙江、贵州、陕西、重庆、山西、天津、河北、福建、江苏、辽宁、河南等20省市已公布今年高考分数线。大家已经知道,高考成绩不仅可以填报国内的志愿,还可以申请海外的大学。今天小编为大家做了详细的梳理!
从青葱少年到花甲老人,今年67岁的冯月华,离开故土已50多年,但又好似从未离开——她每天喝的水都是来自故乡。如今,那里是无锡地区唯一一座大(ⅱ)型水库、江苏省六大水库之一,也是100多万宜兴居民的“大水缸”——横山水库。为了横山水库的建设,2000多名像冯月华一样的村民,告别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故土,迁移到他乡重建家园。
高考优势省份异地升学最晚时间节点。大熊老师。说起异地升学,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如何的选择,也不知道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去哪些省市。今天大熊用一个视频把这些热门的省市最晚办理的时间说明白。·上高中且不超过高二上半学期的孩子只能考虑辽宁和吉林,这两个省是全国唯一的高考报名要求2年学籍和2年户籍的省份。·上初二到初三上半学期的孩子可以去天津、西安、宁夏、黑龙江、福建、海南,这些省份高考报名要求都是要求3年学籍和3年户籍。
8月16日,天津教育招生考试局正式公布了《市招委关于天津市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个通知中,正式确定了参加天津高考的条件。通知中确定了要想参加天津高考,必须要同时具备“天津户籍+天津高中三年学籍”这两个条件。这意味着天津高考门槛大大提高了,“天津高考红利”将彻底终结。这个通知中,重点内容提到以下几点:
莆田,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人们了解莆田,以前的时候是因为这里的妈祖庙。近年来是因为莆田人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创造力。走进莆田,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近300万人口的城市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始出河南固始县,到了福建创莆田”。我们的导游姓傅,是莆田当地人。在她的解释下,我们逐渐了解到,原来绝大部分莆田人的老家是河南固始县。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河南及中原地区流传已久的民谚。但是何时、何因从山西移民中原,众说纷纭,矛盾百出,在人们思想上已成了久悬未决的谜。20世界80年代地名普查中,因洪洞移民问题涉及舞阳半数以上村名的含义、来历和建村时间,促使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查阅明清史志未找到依据。1983年以来...
“国际高考移民”是指中国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外国国籍或永久居留权,以外国人或华侨身份参加国内高校的外籍留学生考核或华侨生联考,从而避开国内高考,进入我国名牌大学读书的现象。2020年,我国高考人数达到1071万人,但清华北大的录取人数加起来也只有7000余人,985高校的招生人数在1000万考生面前也只是沧海一粟、杯水车薪。
西藏高考移民政策2023年(2023年,西藏高考移民政策将如何影响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