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高考线的公布,分数这个话题,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有人说“考得好不如生得好”,意思是有些地方可谓“高难度模式”;例如河南、河北。
有些则被家长们视为“高考天堂”,例如京津沪以及部分偏远地区;能以更低的水平入读大学。如今又一省份因为本科线创新低,被外界视为新晋的“高考天堂”。
“同分不同命”,估计是很多家长都发现的规律和现实。因为高考难度系数的差异,以及录取名额和生源数量比例等问题,同一院系在各地的录取分数有差距,这很正常。
但是,本科线降到不足300分,这似乎还是“首例”。今年黑龙江高考的分数线公布之后,很快引发国内家长的关注。
先看看重点线,文科430分、理科408分,这在以前基本是二本线。而本届的普通本科线,文科341分,理科更是低至287分。专科批次则只有160分。
对于专科大家倒不是很意外,全国各地都存在一百多分读大专的院校,只能说混个学历。但能被评为本科级别,再怎么说也是相对正规和有实力的“正经高校”。
如果287分就能上本科,真是令外地的考生羡慕不已啊。特别是来自高考大省,平日压力很大的同学,看完这样的分数段有种“怀疑人生”的感觉。
在自己的生源地可能连公办大专也考不上的分数,去黑龙江竟然是本科?羡慕之余,也存在不少吐槽和嫉妒的声音。
例如笔者就刷到一位来自河北的家长,直言:“我们这的孩子起早贪黑,可人家考这点分竟然能上本科”。若是调侃可以理解,但如果真觉得东北学生轻松,就是说风凉话了。
实话实说,笔者认为相对于河南等省份,东北的考生确实会更轻松一点。但因为黑龙江的本科线低,就觉得东三省的同学随便学一点就能考大学,就有些肤浅了。
就说沈阳吧,看看东北育才等重点高中每天几点放学,老师和同学什么状态,家长为争取教育资源付出哪些努力和成本。就会知道东北的家庭对子女教育有多重视。
这并非省会城市的特例,比如笔者所在的小城市,虽然工资不及省会、学校不如省会,可家长们的内卷指数并不低。
200元的口红不舍得买,但200元一节的辅导课和兴趣班家长却毫不吝啬,这是许多家庭的常态。说东北孩子轻松,属实是误解。以下3点才是分数线低的根源。
首先便是生育率低。在计划生育时期,东北便是最积极响应的;尤其城市地区,几乎普遍是一家一娃,独生子女率名列前茅。这跟很多“大省”里平均仨娃的背景明显不同。
而现在即便“放开”,选择要老二、老三的家庭也很有限。经常上网的朋友可能听说了,黑龙江这边初婚年龄已经延迟到31岁,晚婚程度位于全国榜首。
第二,许多家长在吐槽时,忘了高校招生的模式;高考本质是看学生在当地的次位和共同竞争的人数,并非分数本身。所以填报志愿的选择,以及生源地考生数量,对录取结果发挥影响力。
东北生育率低所以学生没那么多,不需要3个人抢一个人的教育资源。分数线低只说明好学生和差生差距大。
第三,降低分数线是为了“留人”,这是黑龙江在回应中给出的一个解释。东三省中,黑龙江由于气候、位置和经济等原因,年轻人外流可能更为明显些。留住学生也是种自救方法。
严格地说,在黑龙江读专科和末流本科,确实变得更容易了。但是不要把名义上的本科线,跟实际的二本录取标准混淆。
理科生287分,只代表“过线”;而过线和录取完全是两回事。一般这种情况是给“底层本科”和民办本科留余地。满足考生和高校招生的双向需求。
虽然取消了三本的概念,但原本“血统纯正”的公办二本,录取标准并不会因为名义上的本科线降低,就同步降低。东北学生想考重点院校,想进985、211大学,照样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考场外的东北家长)
东北人重视教育,卷得更厉害。这里也要提醒到达本科线的考生,千万别掉以轻心。为避免滑档,在填报时有必要选标准低的院校。
你如何看待黑龙江本科线新低?
许凯那些年受的委屈提到当红小生,许凯必定榜上有名吧身高188宠粉又有梗的帅哥谁不喜欢呢?这篇文章主要根据我对帅哥的一些了解来澄清一些帅哥那些年受过的委屈1?许凯学历低,是体育生提到学历,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明星门槛很低,高学历的更是寥寥无几。但是许凯高考成绩文化课达到了一本线,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是扎扎实实的本科生,并不是体育生,但是后来因为家庭出现变故,不得不辍学,走上模特之路。
每年河南高考成绩出炉之后,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喜的是今年的录取分数线不高,愁的是在今年的高考人数突破100万,人数全国第一,这就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形式更为严峻,所以,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逃出生天”,事先迁户口到别地儿,比如西藏、青海、内蒙古、东北、云南等。这么一波操作带来的好处很有可能是“在河南上个二本,在别地上个985”。
莆田,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人们了解莆田,以前的时候是因为这里的妈祖庙。近年来是因为莆田人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创造力。走进莆田,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近300万人口的城市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始出河南固始县,到了福建创莆田”。我们的导游姓傅,是莆田当地人。在她的解释下,我们逐渐了解到,原来绝大部分莆田人的老家是河南固始县。
一眨眼就到了7月中旬,各个地区已经陆续开始公布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截至目前,已经有宁夏、辽宁和河南三个省份公布了方案,而其他省份的调整方案马上也将与大家见面。目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并不算高,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在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中补发1000元难吗?按目前的情况,大部分省份的养老金调整补发都会在7月份落实到位,因此养老金的补发就是补前面6个月的钱,6个月1000元,意味着每个月养老金调整增加金额要达到166.7元。
关于“拼爹”这个社会热梗,坐拥15亿票房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里有这么一段情节——男二号袁华在全区作文大赛中拿了一等奖,他的参赛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袁华狗屁不通的作文能夺冠,全赖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好爹。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段子也能照进现实。比如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就是这样一位为儿子操碎了心的“好爹”。
高考分数公布后,“去新疆参加高考”的话题不断,这个话题不止今年,几乎每年都有,而且这几年从内地来新疆落户的群体中有的也有出于这一目的来的。这两天看到一篇一个机构说高中三年在新疆就读考重点大学的短文,我就把我了解的信息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供有这个想法的家长参考。新疆考生考入双一流、一本院校的分数相对较低、高考竞争难度相对要小,这个是事实,不需回避,那么通过“移民”让孩子来新疆参加高考是否可行呢?
“都知道大槐树下发生的移民,我们都是大槐树底下人。”春节假期刚过,河南三门峡王氏一家错峰出游回到洪洞大槐树老家,在祭祖堂拜祖后接受景区人员现场采访时这样说。得知工作人员同样姓“王”,他们又说“我们当地也流传着‘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寻根、祭祖、祈福”是不变的主题。每年像王氏一家来祭祖的移民后裔不计其数,还有很多带着自家珍贵的纸质家谱资料,前来寻找移民线索或者向景区捐赠家谱的虔诚寻根人。
规划华侨生联考或国际生,让孩子拥有更多机会!每年高考,不仅家长焦虑,学生也倍感压力。这个高考月,许多家长咨询小静,他们来自高考竞争激烈的省份。这些孩子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与其他省份的学生公平竞争。然而,许多家长认为这不公平。尤其是那些来自高考竞争激烈的省份,家长开始思考为孩子规划更广阔的未来,考虑让他们参加华侨生联考或国际生考试。
点击蓝字 关注移民哥了解一下 什么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相对于梯度志愿(或称顺序志愿)来说的,所谓“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同一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高校志愿。无论哪一志愿录取,对录取院校来说,均为第一志愿。我们以本科一批的平行志愿投档为例,来具体说说“平行志愿”是怎么投档的。
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信息中心日前在答复网友时透露一组数据,2021年,西藏林芝市跨省(区、市)迁入高三年级学生1744名,其中符合实际就读条件学生1736名,不符合实际就读的8名学生,已取消其高考资格。 今年5月,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西藏高考移民不实际就读的情况。其称,林芝市1727名高考移民中751名不同程度地没有实际就读,弄虚作假,以请病(事)假的方式不实际就读,严重违反和践踏《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我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规定的补充通知》(藏教厅`2020`32号)文件精神。
西藏高考移民政策2023年(2023年,西藏高考移民政策将如何影响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