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建中部沿海,素来被誉为“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特别是在这里发祥并传播海内外的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潮汕、湛江、海南、龙岩,南平到处都是莆田祖先移民过去,莆田人遍布各地,那么问题也来了,莆田人是从哪里过来的呢,莆田人的祖籍又在哪里呢?
提到莆田人的祖籍,先说一个词语就是八姓入闽。曾经在百家讲坛,百家姓中有提到:“八姓入闽”是中原地区人第一次大规模入闽,说的是,河南的邱姓为了躲避战乱,联合当地的其他7个姓氏家族:林、黄、陈、郑、詹、何、胡,一起从河南光州固始出发迁到福建,福建哪里呢?哎,就这么巧,今天的福建莆田!
八姓入闽,是中国西晋时期(公元308年),大批中原地区人民为躲避战乱定居福建,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定居在福州,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这是中原地区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一次大融合。福建文化从此开始了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原人民入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对福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从姓氏看莆田人跟河南的渊源
在莆田最有名的就是妈祖林墨。林默(960年——987年),尊称“妈祖”(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据宋代的文献史料记载,她是 莆田湄洲(即今福建省莆田市)一位姓林的女子。林姓的祖先唐朝两次由河南移民福建,大批林姓先民定居于闽南,林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
不知道莆田的黄姓有多少。莆田姓黄的看过来。黄峭(872-953),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锡公的长子,远祖自河南光州 固始入闽,为入闽 始祖,生于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四月十五日戌时,卒于 后周太祖 广顺三年(953)癸丑十一月初十日巳时,享寿八十有二,卜葬鹳薮黄家林旧茔坐向。自幼沉宏,有智略,官至 工部侍郎,娶上官氏、吴氏、郑氏三 郡君,共生二十一子。黄峭之第十子 黄化为 闽粤客家始祖。
莆田陈姓很多,在我周边五个人就有三个人是姓陈的。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在中国,陈姓是大姓,七千万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颍川衍派约5000万;在海外,五千万的华人中,又有“陈林半天下”之称。
郑姓源于 姬姓,以国号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为郑桓公。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说到詹姓就想到莆田医院的一些姓氏。詹姓源起久远而又头绪繁杂,据《辞源》记载:“周有詹父,詹恒伯,相传出自周宣王支子。”又载:“晋有詹嘉,虢有詹父,郑有詹伯。”而晋郑之詹又别于宣王之子,可见在春秋时期,詹姓已分布于晋(今山西省一带)、虢(今河南省郑州西北)、郑(今河南省新郑一带)等地。
莆田不知道有没有姓邱的,很少听到。邱姓,由丘姓而来,最早一支丘姓源自姜姓、吕氏的姜尚,故姜太公为丘(邱)姓太始祖。邱姓望出河南,称“河南衍派”。很早河南境内便有丘姓名门望族,开基始祖为丘穆公,世居河南卫辉府封丘县。春秋时,邾国(今山东曲阜东南)有大夫丘弱,鲁国(今山东西南部)有孔子学生丘吾。
何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一千六百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强,族人遍布全国各地,在分布上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先秦时,何姓在山东、河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已有足迹。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布广,约占 全国 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起源于周王朝初期的封地 陈国,国都在今天的 河南省 淮阳县,得姓始祖为 舜帝后裔陈国首任君主 胡公满。
你有见到过你家的族谱吗?你知道自家是从哪里迁移过来的吗?不知道,赶紧回家瞧瞧。
相关文章链接:
莆田跟湛江的渊源:湛江大部分是从福建莆田移民过去的,知道吗?
莆田跟潮州的渊源:莆田可谓是潮州人的原乡,准备去看看同亲
河南地处黄河流域,又有华北大平原的肥沃土地,古时候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正是因为这样,河南地区经常战乱不断,黄河又连年决口,造成百姓苦不堪言。但即使这样,很多人也不愿意离开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历史上河南人的迁徒一直都在,但是比较大规模的有五次吧!不过每次河南人的迁移,都是一场无奈之举。
随着各地高考线的公布,分数这个话题,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有人说“考得好不如生得好”,意思是有些地方可谓“高难度模式”;例如河南、河北。有些则被家长们视为“高考天堂”,例如京津沪以及部分偏远地区;能以更低的水平入读大学。如今又一省份因为本科线创新低,被外界视为新晋的“高考天堂”。黑龙江高考本科线低至287分,外地考生深表羡慕
阅读前先点关注,以便您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比心??这是地球人物纪讲述的第266位人物。她叫小梦,老家是河南的,10岁时跟随父母来到新疆,毕业后回到新疆发展,因为缘分又嫁回了河南,生下一个儿子,她还是觉得新疆适合她,发现还是新疆好,孩子带到上幼儿园的时候她把孩子带到新疆娘家上学,跟父母一起投身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邹庄村空中俯瞰图。栽种时如何协调足够的工人、如何确保栽种质量……8月22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会议室,“大邹庄建设当前重点工作推进会”正在进行。这项重点工作,是指“千亩草莓种植大棚项目”。按照计划,草莓最迟9月3日进行种植,年底便可产生效益,为村民增收。邹庄移民村辖5个村民小组,175户750人。
河南地处黄河流域,又有华北大平原的肥沃土地,古时候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正是因为这样,河南地区经常战乱不断,黄河又连年决口,造成百姓苦不堪言。但即使这样,很多人也不愿意离开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历史上河南人的迁徒一直都在,但是比较大规模的有五次吧!不过每次河南人的迁移,都是一场无奈之举。
“父母在,不远游”,不过却有很多学子志存高远,基础教育阶段,一直在父母身边读书,高考结束后,迫不及待想要报考省外大学,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文化,还能挣脱父母的束缚。读书考大学,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学生高中毕业后,已经成年,拥有自己的人生选择,因此,每当看到学生报考省外大学后,家长也不好用亲情羁绊,即便心有不甘,也不会过于强求,不过依然对学生的未来充满担忧,
莆田,古称“兴化”,是福建省东南沿海一地级市。莆田移民占海南福建移民的80%以上。自唐朝以来,莆田地区出现了2400多位进士、21位状元、17位宰相,堪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莆田人最早移民海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现如今在本土使用最广泛的“海南话”,其语根源自于莆田的“莆仙话”,即是我们常说的闽南语。
一眨眼就到了7月中旬,各个地区已经陆续开始公布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截至目前,已经有宁夏、辽宁和河南三个省份公布了方案,而其他省份的调整方案马上也将与大家见面。目前,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并不算高,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在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中补发1000元难吗?按目前的情况,大部分省份的养老金调整补发都会在7月份落实到位,因此养老金的补发就是补前面6个月的钱,6个月1000元,意味着每个月养老金调整增加金额要达到166.7元。
莆田,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人们了解莆田,以前的时候是因为这里的妈祖庙。近年来是因为莆田人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创造力。走进莆田,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近300万人口的城市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始出河南固始县,到了福建创莆田”。我们的导游姓傅,是莆田当地人。在她的解释下,我们逐渐了解到,原来绝大部分莆田人的老家是河南固始县。
“都知道大槐树下发生的移民,我们都是大槐树底下人。”春节假期刚过,河南三门峡王氏一家错峰出游回到洪洞大槐树老家,在祭祖堂拜祖后接受景区人员现场采访时这样说。得知工作人员同样姓“王”,他们又说“我们当地也流传着‘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寻根、祭祖、祈福”是不变的主题。每年像王氏一家来祭祖的移民后裔不计其数,还有很多带着自家珍贵的纸质家谱资料,前来寻找移民线索或者向景区捐赠家谱的虔诚寻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