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黄河流域,又有华北大平原的肥沃土地,古时候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正是因为这样,河南地区经常战乱不断,黄河又连年决口,造成百姓苦不堪言。但即使这样,很多人也不愿意离开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历史上河南人的迁徒一直都在,但是比较大规模的有五次吧!不过每次河南人的迁移,都是一场无奈之举。
从历史上来分析,晋朝的八王之乱使得河南最有文化的人跑到江南避乱,从此造就了江南出才子。北宋末年河南最聪明的生意人跑到浙江后造成现在浙江人聪明能干。明朝时胆子最大的河南人跑到福建,爱拼的福建人拼出来世界级大企业。民国时期的河南人迁移,因为战争和饥荒造成的。最后一次,则是在和平环境下的自由选择。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五次迁徙:
第一次大迁徙:公元(220-589年)南北朝期间,中原地区连年战争,加之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连带干旱和瘟疫等的影响,河南人在这长达400年的时间内,大量北方汉人中的精英不堪忍受异族的非人统治,纷纷南迁,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徙。使得江南与南下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闽南话、闽北话、客家话、甚至南通话,基本上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
这一段时期,典型的事件就是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残忍程度可想而知。
第二次:发生在北宋末期,因金兵大举进攻开封,开封沦陷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河南人,很难在金兵的统治下活命。没办法大批商人农民,又一次被迫向南迁移,这次大部分人迁移到了今天的浙江。这也是导致当时北方人口的锐减。这一时期比较有名的事件就是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之后,南宋的首都在临安府成立,大批的河南人忍受不了金人的统治,大批南下,来到了今天的浙江地区。
第三次是明朝开国初期。
不过这次不是战争导致的迁移,而是朝廷强制百姓大迁移的事情。元朝末年的时候,社会动荡,发生过很多的自然灾害,再加上战争因素,就让很多地区的人口突然之间减少了很多,好多城市都快要成为一座空城了,人尽皆知的是大名鼎鼎的扬州城只有18人。而山西、河南在这些地区当中的受灾情况是最小的,所以人口的缺失比较少,再加上还有很多其他地方跑来的受灾人群,所以山西、河南的人口就比较多。
朱元璋上位之后,为了能够让各地人口均分,就决定强制执行人口迁移,其中大部分河南人迁徙到了今天的福建。
第四次人口大迁徙:河南人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大迁徙。
第四次人口大迁徙,发生在近代。先是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中原的河南人往西北方向的西安等地逃亡;其次在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逃跑路上为了阻止日军南下,居然丧心病狂地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导致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的44个县市受灾,死亡了89万多人,河南人民不得不逃离家园,向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迁徙;最后是1942年的中原大饥荒,河南人民又一次处于水深火热中,由于当时不顾百姓死活救灾不力,导致饿死了300多万人。为了逃荒,河南人沿着陇海铁路向西北迁徙。至今,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一些城镇,都有着很多河南人及其后代。
第五次大迁徙就是发生在现在。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工业基础又薄弱,无法吸收大量人口就业,加之南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非常快,所以很多河南人来到这里,粗略估计,保守的也有一千多万。
从历史上来看,其中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与战争有关。第三次的迁徙是为了全国人口均等,而最后一次的人口迁徙,则是在和平环境下的自由选择,追求的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自愿的。
95后辞职科普甲骨文“你绝对想不到这个专业的冷门程度有多离谱,每个听到我专业的人都是这个表情……”李右溪做出了双眼睁大的震惊表情,她正对着镜头介绍自己这个“全网最冷门专业”——甲骨文。“最离谱的是有人问我毕业论文是不是用甲骨文写的!”她接着调笑道,露出脸颊边两个甜甜的酒窝,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位漂亮而文秀女生与甲骨文专业的关系。
19世纪60年代,第一批日本移民来到了美国,接下来的20年里,数量一直没有很大增长。1.边疆时期(1880—1910年)1890年的人口普查列出了2,039名日本移民,1891—1900年间,有27,440名日本移民进入美国,1901—1908年达到高峰,有51,694名日本移民进入美国,大部分是男性移民
从青葱少年到花甲老人,今年67岁的冯月华,离开故土已50多年,但又好似从未离开——她每天喝的水都是来自故乡。如今,那里是无锡地区唯一一座大(ⅱ)型水库、江苏省六大水库之一,也是100多万宜兴居民的“大水缸”——横山水库。为了横山水库的建设,2000多名像冯月华一样的村民,告别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故土,迁移到他乡重建家园。
拼,这个词在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些方言中有着“冲突”,“争斗”之意,于是,南方一些身份的地方史之中,经常会出现带有此字眼的特殊方言型地方术语,而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1853年,发生在台湾台北的一些大规模斗殴——“顶下郊拼”。19世纪以来,中国人地矛盾尖锐,福建等大陆居民移居台湾速度加快,很快台湾地区资源也呈现紧张之势,这些移民通常以乡土或纽带集结在一起,抱团与其他团体争夺资源,这便是“分类械斗”,而清政府在台湾公权力不彰,使得台湾府成为全中国最混乱的一个府。
昨天和湖北的朋友聊天,他的孩子在当地的重点初中就读,孩子的户口还在河南,他正在纠结是否给孩子迁户口到湖北,避开河南高考的千军万马!是啊,谈及高考,对于人口大省的河南考生有说不尽的辛酸,省内就一所211学校—郑州大学,高考难度大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换个赛道,会不会让孩子离名校更近些呢?据统计,2022年河南高考人数已经达到125万位列全国第一,第二名山东省80万,中间相差将近一半!
亳州历史与现今状况摩合罗的历史印记亳州历史上开发较早是古老农耕文明起源地 古老中华发祥地之一。夏时,亳州境西北为有虞氏,东南为涂山氏。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在亳立都190年。商时,亳州境内建有嵇方国。西周,周武王封神农之后建立的姜姓焦国,由河南陕县迁都于此,并修筑焦城 。春秋初期,焦国被陈国所灭,焦城属陈国。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河南及中原地区流传已久的民谚。但是何时、何因从山西移民中原,众说纷纭,矛盾百出,在人们思想上已成了久悬未决的谜。20世界80年代地名普查中,因洪洞移民问题涉及舞阳半数以上村名的含义、来历和建村时间,促使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查阅明清史志未找到依据。1983年以来...
嗨,如果在看这个文章的你想要移民美国,想要了解美国的移民方式和移民类别,想要一步到位移民美国,希望你不要错过今天这个文章,今天我会用一个文章的时间,讲清楚美国移民的整体逻辑。首先我们要声明,我们今天的这个文章只是做一个一般性的资讯和科普性的信息,不做任何的诱导,以此来还原最真实的美国移民架构,消除对于移民美国的群体的偏见和误解,同时呢,你也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方法和思路,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来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深入了解。
就在前天下午,2019年的第一场雪落在灵宝寺河山,漫山遍野红彤彤的苹果上,落上薄雪,分外好看。这场雪,由西自东,依次落在三门峡、洛阳、焦作、郑州等多个城市。灵宝,河南最西端,三门峡最重要的城市。1976年2月9日,灵宝一支马车带着九个人的建矿队伍开进了深山老林中的枪马峪,铲下了挖金子的第一锹。去年,灵宝以62.5吨的黄金产量,名列中国十大产金县第二位,这也是灵宝连续34年获得荣誉。
邹庄村空中俯瞰图。栽种时如何协调足够的工人、如何确保栽种质量……8月22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会议室,“大邹庄建设当前重点工作推进会”正在进行。这项重点工作,是指“千亩草莓种植大棚项目”。按照计划,草莓最迟9月3日进行种植,年底便可产生效益,为村民增收。邹庄移民村辖5个村民小组,175户750人。
大陆移民台湾历史(泉州四县移民在台北的一场大混战——顶下郊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