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征程上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同步推出“历史上的今天”栏目钩沉那些已然过去的“今天”启迪新时代的奋斗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在新征程上再创荣光
2000年8月17日首批三峡移民抵崇明:到家了!
2000年8月17日,由重庆市云阳县启程来沪的首批150户、639位三峡库区移民,乘坐长江“江渝9号”轮安抵上海崇明,并于中午全部到达新居安顿落户。
历经90多小时的水路颠簸,移民们一个个的脸上还带着疲惫之色,但当崇明岛出现在眼前时,他们的情绪顿时活跃起来,一种新鲜感和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他们纷纷走出船舱,拥集到甲板上,争相一睹“第二故乡”的真容,热情地向岸上的欢迎人群挥手致意。
7时45分,移民正式登岸。三峡库区第一个报名迁移上海的徐继波,手捧千里迢迢从家乡重庆云阳县南溪镇带来的一棵黄桷树苗,又是第一个踏上崇明岛。来自崇明各乡镇村的数百名干部和志愿者,纷纷登上轮船,帮助移民扶老携幼、背运行李走下船舷。
热烈亲切的欢迎场面,令每一个移民家庭都感动不已。来自云阳县南溪镇火脉村的移民刘修录,一下船就有两个未曾谋面过的新乡邻上来帮着提行李、抱孩子,还不时向一家老小介绍新家园的情况,他堂堂一个中年汉子,不禁激动得流出了热泪:“刚刚在故乡离别亲人,想不到才踏上崇明岛,又遇到了胜似亲人的好乡邻,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上海要接收安置三峡库区移民5500人,首批迁居上海崇明的150户移民,来自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和龙洞乡,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还不满1岁。他们分别被安置在崇明11个乡镇的47个村。
历史上的今天还发生了什么?请滑动屏幕继续阅读剩余618字
1992年8月17日,联合国亚太地区裁军与安全问题上海研讨会开幕。
1997年8月17日,延安高架路东段工程最后一跨箱梁胜利完成,这标志着主体结构工程已经全线贯通。
1999年8月17日,通向市中心的又一条南北骨干道路———西藏北路(和田路)辟通工程全面建成。
2001年8月17日,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透露,机场集团已经完成建设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的启动方案,并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国家民航总局的原则同意,可以付诸实施。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经过长期谈判,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达成协议,并共同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1990年8月17日,中国与丹麦天文学家合作研制的有效口径为240毫米的世界上最大反射式全自动水平子午环,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安装完毕。至此,中国拥有了第一台天文子午环。
2012年8月1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启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国家特支计划”或“万人计划”)。
1988年8月17日,巴基斯坦总统穆罕默德·齐亚·哈克一行在乘专机返回伊斯兰堡时,专机发生爆炸,他和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1992年8月17日,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首脑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行会议,签署了建立南共体的条约、宣言和议定书,正式将该组织更名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西北部城市伊兹米特发生里氏7.4级地震,造成17997人死亡、424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0亿美元。
2005年8月17日,350枚炸弹在孟加拉国各地几乎同时发生爆炸。

2001年5月12日晚上,三峡库区云阳外迁移民在老屋吃最后一顿团圆饭2001年5月13日,重庆三峡库区云阳县首批外迁移民启动2001年5月14日,重庆三峡库区云阳县故陵镇2014名移民乘船经过建设中的三峡大坝工地。2001年5月15日,三峡库区云阳县外迁江苏南通移民蒋永蕾于轮船上产下女婴,取名杨渝苏。
6月2日,重庆市云阳移民新县城环绕北部新区的“乡愁栈道”已初步建成向游客开放。据悉,该栈道是整个滨江文化长廊的一部分,建成后属于全免费“开放式公园”,沿途摆放的上千个老物件令人追忆故园风、领略三峡情。根据建设规划,老县城经典地标“大东门”“菜市街”“会仙桥”“川东码头”等怀古情结在这里浓缩浮现。滨江栈道沿双江大桥东岸长1.8公里,其中最险要的一段长600多米,充分借鉴了三峡船工拉纤的栈道痕迹,秉承流域文化里的航渡故道特色。
□中国水利报社采访组2023年6月15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长江北岸。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快速行驶,车窗外飘洒着雨滴,长江静谧流淌,大型货轮不时驶过,漫山遍野绿油油的果树,和岸边依山而建的县城,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30年,弹指一挥间,人是物非,沧海桑田。1992年12月,记者踏雪寻访东瀼口镇雷家坪村。
12019年,一个老汉背着一树桃花的照片,击中了很多中国人的心。背桃树的移民十年前他作为三峡库区的移民,穿着解放鞋、背着这树桃花在屋檐下沉默了好久,最终含着眼泪踏上了一条陌路。他叫刘敏华,是北秭归县郭家坝镇的山民。而这张照片的背后,还有与他同样经历搬迁的百万余人。每一帧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的变迁与难以言说的心酸.......
谈到浙江,通常大家都会有一种富庶发达的印象。的确,浙江目前是中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由于长期以来浙江省内文化相对统一(吴语区),行政区划自明初以来就稳定了600余年,所以浙江人对于地区的认同感也极高。家乡繁华,对家乡认同感也高,所以浙江人才“外流现象”很少,但出去经商做生意的倒是很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征程上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同步推出“历史上的今天”栏目钩沉那些已然过去的“今天”启迪新时代的奋斗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在新征程上再创荣光2000年8月17日首批三峡移民抵崇明:到家了!2000年8月17日,由重庆市云阳县启程来沪的首批150户、639位三峡库区移民,乘坐长江“江渝9号”轮安抵上海崇明,并于中午全部到达新居安顿落户。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93年,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工程---三峡移民轰轰烈烈开始了。为了支援三峡建设,长江两岸共有20多个县、277个乡镇、1680个村、将近130万库区人民,挥泪作别故土,叩别祖先,像漫天的尘埃,从此落尽了全国各地。他叫刘敏华,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人。身为三峡移民的他,正要将自己的家搬往另一处,不久后他的祖屋即将沉入水底。
雍正王朝电视剧能一直经久不衰,其一在于改编于二月河老师小说的剧本是精彩绝伦,故事是环环相扣跌岩起伏,使人欲罢不能。其二是导演胡玫老师将其完成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44集的剧情是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尤其是细节上很是用心,还真是今天很多电视剧难以企及到的,使人仿佛真的回到那个年代,而不是像今天的古装剧,大部分是拍什么都给人一种现代剧的感觉。
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元属陕西行中书省,明置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甘肃省在我国西北部,元属陕西行中书省,明属陕西布政使司。宁夏在我国西北部,元置宁夏路,属甘肃和陕西行中书省,明置宁夏府,后改宁夏卫,属陕西布政使司。明朝陕西布政使司辖八府,二十一属州,九十五县。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六,口三百三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九...
前言三峡移民外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为了解决三峡库区的贫困问题,数以万计的人们选择离开家园,迁往全国各地。2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来看,当时的选择是否明智?在重庆的人们是否比外迁的人们更幸福?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外迁的库区人们一、当时的选择三峡库区在工程建设之前一直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受淹影响,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移民到新疆哪个地方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和南疆库尔勒市哪个城市更适合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