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一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中国人总是能够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克时艰。
在洪水中救出孩子。




群众驾驶大型货车,自发参与救援:

子弟兵不畏艰险拔山涉水运送物资。

灾区群众为救援人员准备食物




自发修补救援船只。

群众自发参与运输物资。

为救援人员敬礼

他们什么都不怕,只怕失去自己的战友。




黑龙江延寿,4名吉林大学生驾车900多公里,为灾区送来2500箱饮用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遭遇百年一遇强降雨灾害,民辅警奋战8小时清理车道异物,淌水背起腿脚受伤老人,开着拖拉机转移受困群众。


黑龙江牡丹江一河段水位逼近道路,官兵们冒雨垒筑沙袋,他们在雨中高歌。

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国内,也体现在国际上。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应对洪涝灾害,中国人都展现出了令世界赞叹的勇气和担当。
这种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国人民才能够在各种困难面前不屈不挠,不断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大多数行业的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疫情之下,钱太难赚了。尤其是大批年轻人,一边被“福报”损耗着幸福指数,一边又试图通过加倍“福报”期待有朝一日收获幸福生活,别提多拧巴了。但是有些聪明、胆儿大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被一个个概念框定,他们早已掀起袖子,投身到另一片充满机遇的大陆——非洲。
这是《自拍》第291个真实故事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告诉我孙光/口述小问/撰文呱呱/编辑我是移民哥,北京人,80后。我原来在乌克兰做生意,踏踏实实过着日子,俄乌一发生冲突,我成了难民。带着全家逃出乌克兰,走了半个欧洲,仍没找到落脚地。等回到乌克兰了,也许家已经不存在了,房子可能毁掉,生活被战争碾碎,难以复原,只有慢慢去粘合、重建。
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崇尚和平、平等合作、勇于探索、维护国家统一等要素构成了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的底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海洋文化的与时俱进是提升中国软实力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建设好这一环,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汲取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精华,并重新赋予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以内涵,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只因在美国人面前,扮演神话中最美的仙女,嫦娥,将中国文化传输到外国人民心中,外国人们彻底沦陷。又怪她,在海外说都没说,穿起古装,带上面纱,直接把仙剑中的紫萱带到街上。连围观的民众都分不清了:是本尊吗?人们给予她的头衔很多,可只记得,她是宣传中国汉服文化最成功,最美的一位海外中国人。那么,面对文化差异这么大的美国,她是怎么生活?
世界事物瞬息万变,每一次的变迁都牵动着全球的目光与影响。近来,国际舞台上涌现出一系列重大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瞩目与讨论。在这个错综复杂且动荡不安的时刻,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解读国际形势的变化。在7月31日下午,国际舞台传来了新的动态,这次,我们绝对不会手软,一招击中要害!禁止香港特首出席apec峰会,拜登闯了大祸,中美关系再无缓和余地
8月16日,唐县举行2022年第三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2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县领导邓艳学、孟辉、何东、范树政、赵华、苑龙炜出席开工仪式。县委书记邓艳学宣布重点项目开工县长孟辉介绍集中开工重点项目情况唐县第三期集中开工的项目共有20个,总投资19.51亿元,当年计划投资8亿元,分别是:唐县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基地项目...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令人措手不及。在美国等一众西方国家的抗疫之战未取得成效时,疫情的最早发现地——中国,成为了众矢之的。在这个关口,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了中文致辞,强烈谴责西方关于排华的论调,并指出抵制中国人并不是战疫的关键,美国本身便在新冠疫情一事上拖了世界的后腿,如果世界没有美国,照样可以正常运转。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12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生于1986年,上海人。从一个打工人奋斗成了创业者,可是巨大的压力,让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一次偶然机会,我爱上了骑摩托车,开始疯狂穿梭于城市与山间,生活也因此找到了一丝乐趣。可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控,让我陷入了沉思。这一成不变的安逸生活,真的越来越让我心慌,也让我迫切想要改变。
据华人生活网在美国发布的报道,美国禁止中国公民买房的议案,正在各共和党州的众议院和参议院陆续闯关中。早在几个月之前,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州就先后出台了禁止中国人在美国置地买房的法案。而这几天,路易斯安那州和阿拉巴马州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中,而这两个州目前给出的提案更加激进。激进到什么程度呢?
“已线上登记信息,重要行李已连夜收拾好,随时跟中国大使馆走。”北京时间2月25日上午11点、乌克兰时间凌晨5点,乌克兰基辅留学生黄同学文字回复大象新闻记者,“刚刚外面又有两声爆炸声,我们现在不敢出声也不敢开灯。”25日凌晨,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将包机接返在乌中国公民的消息牵动人心。此时距离24日凌晨俄乌爆发局部战争不到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