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已累计确诊病例12462例,四川已派出医疗组支援,中国和意大利将如何开展疫情防控合作?《新闻1+1》12日疫情分析,白岩松特邀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李军华和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沈骥进行解读。
为什么关注意大利?它现在是除了中国之外新增确诊病例最多的一个国家,到2月24号的时候,它的新增确诊病例变成了221,到11日为止累计确诊12,462,死亡827(最新:截止到12日18时,意大利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113例,当天新增死亡病例189例,累计死亡1016例),病亡率是很高的。接下来我们就要连线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李军华。
30多万中国人仍在意大利 情况如何?
1、从大使馆的角度来说,咱们现在怎么去研判意大利疫情的态势和走向?
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 李军华:意大利现在的疫情是快速发展,非常惊人,从仅有三例,迅速飙升到了1.2万多。从现在看,蔓延的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根据当地的专家判断,还需要数周时间,至于什么时候能出现峰值或拐点,现在还很难判断。
有那么几个特征,从北部几个小镇向南部蔓延,全国飘红。第二是死亡率或者病亡率偏高,多集中在老体弱老年人的群体上面。第三就是民众的意识在不断加强,政府的措施也不断改进,非常希望随着全国封城令的实施,这种蔓延趋势能够得到扭转。
2、30多万在意大利的中国人,其中留学的和经商的是两大块,他们现在反映怎样的需求,需要怎样的帮助?
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 李军华:在意大利目前有32万多的中国公民,其中29万多是华侨,26,000多是留学生,还有数百名的中资企业员工,所有这些中国同胞都非常希望目前的疫情能够得到尽快的扭转。对侨商而言,他们更希望的是能有一个正常的营商环境,他们希望能从意大利政府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对于留学生来讲,他们最希望的就是他们的学业少受干扰,他们能如期完成他们在这的学业。确实所有的留学生的家长在国内都非常牵挂着他们,同样使馆也非常惦记他们。从疫情爆发之时,我们就马上向意大利的教育部长和教育机构发函,我们也同有中国留学生的高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我们针对留学生特殊的群体也邀请在意大利进行交流、讲学的中国医生,来做搭建一个专门的平台,为中国留学生免费进行咨询和辅导。
3、从大使馆的角度来说,是怎么看待有一些华人想要回国的?如果非要回国的话,是否需要去大使馆进行一定的报备?
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 李军华:确实疫情爆发之后有相当一些华侨、留学生对疫情的威胁感到忧虑和恐慌,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我们角度讲,我们觉得在当前情况下,不流动是最大的安全,不出门是最好的保护。所以我们跟所有的中国同胞都发出一个共同的信息,希望他们在当前的情况下,认真的谨慎的分析当前的疫情,做出自己明智的选择。
那么如果他们要是非常渴望也做出了决定。要回国的话,我们再次提醒他们,根据国内现在的规矩,根据国内的要求,他们必须向居住地的基层政府登记注册,我们希望他们在行前在大使馆里面进行报备,为的是方便他们的入境。
4、意大利几乎史无前例的这种封城令,如果跟中国比较起来,相同的地方大致是什么?不同的地方又在哪?
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 李军华:相同的都劝所有的居民宅在家里面,尽量不要出门,尽量不要搞去聚集性活动,尽量不要到人群比较多的地方进行交流。不同点,我觉得可能最明显的就是我们国家所采取的这种禁令,是得从上到下严格的执行。在这个国家执行禁令的时候,是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的,比如这种交通工具还在继续运营,比如居民还可以走动。第三,只要是情况允许,只要是他们有需要,他们还可以到商场去购买东西,这个是跟我们最大的不同。
5、现在意大利在整个防疫方面,难题挑战是什么?缺什么?
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 李军华:最缺的是两项,一个是物资,第二是经验。现在意大利在国际市场上四处寻购他们急需的医疗设备,在意大利库存和商场里面已经找不到了。从意大利的医院医生角度讲,他们非常缺乏在一线诊治和治疗这种病人的经验,最大的难点,就是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到足够的这种设备,也尽快的和他们在国际上的同行进行交流。
6、再过几个小时,中国政府和中国红十字会向意大利派遣的抗疫专家组就将到达意大利,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 李军华:我们中国政府派出的由国家卫建委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共同组成的医疗专家小组将随机过来,这也是应意大利方向上提出的要求和希望。现在意大利非常稀缺的,就是能跟国际的同事们去分享,在诊断救治患者的这方面的经验,中国的医护人员在一线挽救了大量的生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于意大利的医生,非常需要这种知识或经验,我们的医疗队到这之后,他们会深入的全面的向意大利同行进行专业性的交流,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抗疫专家组9人赴意大利
昨天下午5点的时候,在上海有一架,中国的包机飞往意大利,在包机上有31吨的物资,还有9位是中国政府和中国红十字会向意大利派遣的抗疫专家组。
1、接下来我们马上连线四川省卫计委党组书记沈书记,您好,在这次我们派出的医疗专家组当中,有五位都来自于四川,这种选择的针对性是什么?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 沈骥:我们这次派出的专家主要是这一次在抗疫前线的,比如梁宗安教授主要是呼吸病的全国的知名专家,也是我们省的专家组组长,他对整个病人救治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唐梦琳护士长,她是icu的一个重症的护理学专家, 工作经验都是非常丰富的。童文彬教授,他主要是我们核酸检测微生物方面的专家,在这一次四川检测的标准和方案中,他都是第一主持人,所以专家是经验非常丰富的。
2、我们到意大利更多的是要提供经验,还是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性,可能也会参与临床?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 沈骥:专家组是一个经验分享的专家组,他带的不仅是四川这么几百例病人和大量防控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又是我们四川医疗队派到湖北在大量的病人防控方面的经验积累。此外,实际上这几位专家对全国的救治和防疫经验都很丰富,对国家标准、国家技术方案掌握得也非常丰富,他应该是带去了一个中国的经验,中国的一个治疗防疫方面的经验的分享。
这次是做好了长期的准备,我们希望和意大利的同行们共同在那个地方,要实现我们50天前那样,在疫情最高发最危险的时候,我们挺身而出,能获得比较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希望这些专家能发挥他们的作用并凯旋。
3、31吨物资也是在专机上一起去意大利,我们在准备相关物资的时候考虑是什么?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 沈骥:这个考虑是中国红十字总会从各方面的捐赠选出来我们意大利它需要的,比如说一些设施设备医疗方面的,比如说一些防护的用品,比如说一些药品和一些诊断方面的。那么除了总会准备的,我们四川人也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准备了42箱有关的医用的防护的相关物资,希望送到意大利,和他们一起能共同用这些最急需的物资、物品。
4、刚才您为什么用了一个感恩之心?这时候也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次支援意大利相当重的成员构成是选来自四川的?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 沈骥:意大利和四川的医疗卫生的交往是比较长的,但是两个关键点我觉得想要分享一下,在1988年,意大利政府无偿捐助了我们四川,建立了最大型的急救中心,30多年来急救中心都发挥很好的作用,为四川的医疗服务都提供了很大的支撑作用。更重要的是在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记得意大利的专门的红十字会以及他们医学会派了14名急救专家,驻扎在我们四川的绵阳的重灾区,为我们抢救伤员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有900多个伤员是在意大利专家的指导下,能实现了转危为安。所以四川人一直抱着感恩的心,这三个专家都是主动报名、主动请缨,觉得咱们要在危难的时候,要有一个回馈一个回报。
5、昨天四川也有一个大新闻,因为昨天凌晨的时候从伊朗包机有100多人在四川降落了。现在我们整个在集中隔离进行观察的时候,是否出现了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情况怎么样?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 沈骥:对,这是在前天凌晨的时候,伊朗一个包机146位,我们祖国的同胞,主要是我们四川的老乡在那边工作的,他们得到了比较妥善的精准的检疫检查和隔离观察,到今天核酸检查全部出来都是阴性,所以应该来说第1次检查结果反映,这一批回国的这些同胞们都是没有染上新冠病毒肺炎的。
自1950年联合国开始统计人口数据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可能在2023年4月14日达到1425775850人,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长期以来一直占据全世界人口前两名。在海外,华裔和印度裔也是居住在世界各国,更是成为一些国家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abs)本周发布的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间,作为维多利亚州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社生态日新月异。5年来(2016-2021),维州新增约5.7万华人新移民。全州华人总数截止2021年已达42.7万,占比6.6%,这意味着每15个维州人中,就有1名华人,仅次于新州。
出生在中国,生长在中国,最后却助外国发展,还反过来卡中国科技的脖子? 有这样一组惊人的数据,约25万华人在美国硅谷工作,其中,清华毕业生超2万人。 美媒甚至曾嘲讽:中国精心培养的人才,有一半都留在了美国。 而回看美国科技发展史,便见证着这股“中国力量”。 谷歌,曾吸纳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吴恩达,致力于“谷歌大脑”;微软,曾吸纳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专家沈向洋,运营微软小冰;全球顶尖的材料科学家中,前6名均为华人,大多为美国效力,将中国材料工业甩在身后……
天下华人是一家!探访柬埔寨的华人,从广东搬到柬埔寨已有几代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的融合也愈发频繁。在这个背景下,华人作为世界上分布广泛的民族之一,早已在各个国家扎下根基,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位于东南亚的柬埔寨,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同样有着众多华人社群的存在。
根据美国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的华裔已经超过了550万人。而在这550万人中,有近90%的中国籍博士会选择留在美国,很少有人会回到中国。然而在这背后却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的毕业率也在逐年增加,为何华裔们不愿意回到中国?华人留在美国其实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有99%的中国人喜欢移民的五个国家,这些国家包括:澳洲、卢森堡、加拿大、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第一个是澳大利亚,那里四季宜人,非常适合居住。·第二个是卢森堡,这个国家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穷人的国家,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卢森堡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第三个是加拿大,加拿大以其教育福利和优越的环境吸引了全球的移民。
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两国山水相依,有着长达数千年的交往历史。但是,相比中国,印度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文化断层,今天的印度人已经不是古时的印度人了,失去了血缘上的联系。有意思的是,在政权不断更迭的过程中,印度的种姓制度保留了下来。一般认为,种姓制度起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所创立的制度。
媒体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亚历山德罗·阿尔杜伊诺说在索马里海盗事件当中,在索马里执行反海盗任务和提供贴身保镖服务的中国私营安保公司第一次在海外执行任务,表现都很不错。随着阿富汗重新建设的开始这些私人安保公司也可以在阿富汗为矿山,道路修建,工地提供安保服务。现在又多家安保公司希望进入阿富汗市场。也有外媒认为这些私人安保公司缺乏先进的装备或经过实战检测的能力,比如像在非洲大陆执行任务的俄罗斯私人武装公司所拥有的装备和能力。
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刘乐 潘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正午60分》报道,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成都会见来华出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并访华的圭亚那总统阿里。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圭亚那虽然相距遥远,但友谊源远流长。中圭两国要做彼此信赖、相互倚重的好朋友,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合作、共促发展,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圭命运共同体。
没有人想成为“孔乙己”,如果不重视人才,那就别怪人才抛弃你!最近这段时间,“孔乙己”这三个字彻底火了,许多年轻的网友,将学历比作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暗指自己明明有不错的学历,但是却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同时,也因为穿着这身长衫,始终放不下身段去找一份不那么体面却足以谋生的工作,现在倒好,高不成低不就,学历成了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