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032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移民哥,来自内蒙古的80后,现居西班牙。
曾经,我羡慕同学的出国生活,一次偶然机会,我来到了西班牙。
12年来,我在异国他乡做中文老师,做手机销售……其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渐渐凭着自己多年的努力,买了3套房,过上了稳定生活。
漫漫人生路,我在异国角落默默打拼12年,因为我始终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美丽的地中海)
1985年,我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个普通的家庭。我记忆里对爸爸的印象不太多,因为从小是妈妈一直陪伴照顾我和姐姐两人。
妈妈性格要强,很能干,每天除了上班,还要打理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90年代初,爸爸工作不稳定,妈妈托关系找人让爸爸学了驾照,并借钱买了辆车跑出租。
不曾想,爸爸借着这份伪装的虚荣出轨了,很少回家。后来两人离了婚,妈妈带上我和姐姐,三人相依为命。
(妈妈、姐姐和我)
为了供我和姐姐读书,妈妈辞去了工作,开了一个小卖铺,每天早上天不亮,出去卖一阵早点。有点空闲的时间,就找一些零散的手工活,特别辛苦地赚钱。
那时的我性格有一点懦弱,姐姐特别懂事,会帮妈妈看商店卖货,也会做饭、洗衣服,做一些家务活。因为爸妈的关系,经常有同学会嘲笑我、欺负我,姐姐就会跟他们打架保护我。
从小我学习成绩一般,高考的时候,成绩特别不理想。妈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妈妈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你和你姐两人有出息。咱不能让人看笑话。”
(大学和外教在内蒙旅行)
于是,我复读了一年。这一年里,我安心努力地复习,不敢有一丝懈怠,成绩提高了不少。2005年,我考上了江西师范大学,读播音主持专业。
因为我读的艺术生,学费很贵。开学前,我去找爸爸要学费,他却很无情地跟我说:“你能上就上,不能上就拉倒,我没钱!”
这句话深深地刺激了我。都说血浓于水,爸爸的态度却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亲生的?骨肉亲情,他怎么可以对我如此冷漠?从那我发誓,再也不跟他要一分钱。
(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学习跳伞)
大一下半年,我就开始做兼职。每个周末早上5点起床,赶着最早的公交车去市中心商圈,找发传单、做调研卷的工作。谁去得早,谁就有活。南昌特别热,我每天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特别辛苦。
一个月能挣四五百块钱,我自己解决了生活费问题。那时,我才刚刚开始长大,懂得了要坚强、独立,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妈妈分担生活的压力。
后来,我又找到一份商演主持的工作,经常周末和课后去兼职。有时候,我要站一天,腿都不敢打弯,但比之前赚得多。每到暑假,我也会在校外带播音主持的培训班,最多能赚两三万块钱。
(在华为工作期间,我在欧洲新机发布会)
就这样,从大二开始,我自己就能解决上学的所有费用。当时,学校有外教,我经常和外教一起玩。
同时,我开始恶补英语,每天早上背单词、练听力。即使周末去打工,我随身都拿着英语单词本,渐渐英语水平提高很多。
2009年,身边很多同学毕业后都陆续出国留学。我很羡慕,但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条件。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来到一家电视台上班,做编导助理。
一次朋友跟我说:“有个西班牙人想学中文,你播音专业毕业的,普通话标准,愿不愿意教他?除去抽成,学费只有30块钱一节课。”
我当时觉得30块钱太少了,不想去。后来一想,大学期间的一位美国外教,他曾建议我学西班牙语,据说西班牙语很有用。
(我去加勒比海旅行)
我想权当交朋友了,还可以通过他了解一下西班牙。他50岁左右,是一名航天工程师。我称他为我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
有一天上完课,他突然我了一句:“你有什么梦想?”被他突然一问,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说自己还没出过国,不过以我现在的经济条件,哪也去不了,只想多赚点钱,以后有机会,想到国外走一走。
他很诧异,说:“你的梦想只有这么小吗?你要把梦想放大,将来你的落脚点才不会低。”我苦笑道:“现实不允许呀。”
他说:“我帮你!”我当时只当是闲聊,也没当回事。
(我在北京找墨西哥人学习西班牙语)
我们交往了半年多,他回国了,我们通过邮件经常联系。有一次,他来邮件给了我一个人的联系方式,让我联系他,说他会帮我安排去西班牙的事。我当时还不敢相信,就联系了这个人。
原来,他给我介绍了一个去西班牙做翻译的工作,而且有企业奖学金。我特别兴奋,就赶紧准备签证的事情。同时,我报了一个培训班快速学习西班牙语,但学了一个月,我发现进度太慢了。
于是,我就去了北京语言大学,一周三次。大概学了6 个月,我回培训班考试,成绩就达到了1.2级,相当于可以读研究生的中高级别。
于是,2010年我很顺利地来到西班牙马德里。
(西班牙,我来啦)
在西班牙的工作很轻松,有很多空闲时间。为了多赚点生活费,我就在当地教中文课。西班牙是个旅游大国,我经常到处去玩,领略了地中海的风土人情。有时我也会做兼职导游,多份收入。
由于工作需要,我也会经常去法国出差。于是,我开始尝试学法语。这么多年,我发现学习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融入到语言环境中,尽可能去和当地人做朋友,打入他们的生活圈。
在一次法国人的聚会上,我认识了一位法国女孩。她比我小4岁,会说中文,曾到北京旅游过。我们彼此都有了好感,就开始交往。
(瓦伦西亚法雅节)
法国女孩的浪漫就像刻在骨子里,每天早上总会听到温柔的问候:“早安,亲爱的”。吃饭时,她会准备音乐、烛光,餐盘的食品摆放也很有讲究。这让我感受到,她们把浪漫细化在生活中的每一处。
由于文化差异,我们也会有争吵。吵架时,我们都是中文、法语、英语混着说,真是吵都吵不明白。但不管生活如何一地鸡毛,她都保持着精致的生活态度。
一年后,签证到期,我回到了北京。当时,我和女朋友的感情也是热恋期,于是我就申请了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研究生,读新闻研究学专业。
(我的前任:法国女朋友)
我申请到了学校的半额奖学金。上午上完专业课,我继续在外面带中文课赚钱。在西班牙,有很多中餐馆和中国超市,当地人学习中文的热衷度很高,因此我每个月会有1000多欧的收入。
当时介绍我来西班牙的那位贵人,又给我介绍一些文件翻译类的工作,这样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西班牙人夜生活非常丰富。他们充满激情,喜欢唱歌跳舞蹦迪。我会刻意走进当地人的生活圈,一是为了更好的语言学习,另一方面也想交到更多的朋友。老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为了留下,硕士毕业后,我申请读博士。但当时我又想着多赚点钱,于是休学了。
(华为包机去巴黎发布会)
这时法国的女朋友带我去跟她的家人见面。来到他们家,就看见在花园里面的餐桌上,铺着非常漂亮的桌布,上面撒着鲜花瓣瓣。
旁边的水池边还漂着烛火斑斓的烛台,每个人坐的地方有一个雨花石,上面写的着每个人的名字,看上去非常漂亮和隆重。
交流了一番后,我感觉到她的家人对我还是有一点成见的。总之,这种感觉让我不舒服。
期间,我也找过几份工作,但都没有成功换证。有一次和几个西班牙朋友去酒吧玩,有个朋友就问我为什么愁眉苦脸的。我告诉他:“我的签证快要到期了,再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得回国了。”
(我在西班牙教中文)
他听了我的话说:“你真想留下,我帮你。”第二天,他邀请我去他家吃饭,并介绍了他父亲给我认识。他父亲了解我的情况后,帮我安排了一份工作,并亲自帮我准备了材料,让我留了下来。
半年后,我从这家公司离职。2015年,我应聘到中国一家公司的代表处做终端销售,跟当地的通讯公司对接业务。业务开展很好,税后收入大约3000欧。
做了大约一年,一家猎头公司挖我去一家葡萄酒公司,他们正在做中国市场的销售。我个人也很喜欢葡萄酒,又会三门语言,在公司主要负责两国的销售对接。
(在葡萄酒公司工作时的我)
西班牙的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三,它不像法国葡萄酒被世人瞩目,也不像加州葡萄酒有专业媒体炒作,而是以更实惠的价格,让我们品味到传统的经典。
最开始,我每个月赚4000多欧,还会有奖金和分红。渐渐,我也陆续在国内找朋友做中国市场的销售,这样我的收入就提高了很多。
在欧洲,工作和生活是完全分开的。8小时的工作时间,几乎没有人打开私人手机,也不会有除了工作之外的交流。大家都安静做着自己的事情。
(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
按时下班的规则不必被反复重申,因此就算有再多安排,都会卡点下班,关了电脑“爱谁谁”。下班后的时间完全不会谈论工作。
如果在非工作日加班,雇主要支付三倍的时薪,并且在雇员加班之前,公司需要向劳工局提交纸面申请,审批过程繁琐。
自愿加班的,要在个人时间账户里填写加班时间,年终结算多出来的工作时间,可以折扣成假期,也可以换成钱。生动诠释了“时间就是金钱”。
我是移民哥,加上和国内的时差,我经常加班,下班回家后也会忙工作。我一心想努力多赚点钱,谁影响了我赚钱,我就很不开心。
(我在英国参加反对塑料污染的活动)
我凭自己的努力,女朋友的父母越来越认可我。
但是我这种忽略生活的细节,尤其忽略了她的态度,导致我们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最后分手了。
俗语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漂泊在外这几年,我一直租房子,始终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不管大小,不管在哪,有个自己的房子才算有个归宿。
在这家公司做了三年多,加上中文培训班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20多万欧。我在西班牙买了自己第一套房子,折合人民币差不多200万。
(我学习了潜水,墨西哥湾下海追鲸鲨)
2019年,朋友开了一家媒体公司,邀请我过去帮忙,做记者、写文案、项目编导。我又做回老本行的工作,工作没有那么大压力,生活节奏慢了下来。
年底,我又买了第二套房。身边的西班牙人都不太理解我买那么多房子干嘛?
好景不长,2020 年1月疫情爆发后,我们就居家办公了。居家的生活特别无聊,我看到短视频的发展趋势,于是我也开始尝试。
一开始说新闻,大家很感兴趣。憋在家里面三个月,说着说着自己就抑郁了,后面越说越难过,最后说的感觉自己都想跳楼。
(在西班牙和朋友一起过万圣节)
我就换了风格,聊西班牙的生活、文化和旅游。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会对你笑。后来粉丝关注度越来越好,我也渐渐找到了节奏感。
过了半年,疫情越来越厉害。妈妈担心的要命,天天看新闻报道,每天都会和我视频,问问我在西班牙的状况,并多次催我回国发展。
2020年10月份我回国了。我当时一边陪家人,一边寻找机会做点什么。年底,我带妈妈和继父一起去了三亚旅游,并在那边给妈妈买了一套房,留着他们老两口冬天的时候去度假。
(在西班牙看球赛欧洲杯夺冠)
在那边的自贸岛考察了三个月,也没找到合适的项目。这时深圳的一个朋友,介绍我到一家有名的公司做业务销售。我去尝试了一个多月,每天晚上九十点下班,有时还要陪客户吃饭k歌。
我没怎么在国内工作,一直习惯了欧洲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感,我确实有点受不了这种节奏。
后来,我买了机票,在国内各个地方旅游,顺带寻找发展的机会。研究了一圈后,我还是想回西班牙,搭乘自媒体发展的潮流。
(做记者的时候的我)
2021年5月份,我又回到了西班牙。回来后,我就在欧洲各国出差,做视频分享。本身我就是新闻媒体专业出身,渐渐有了更多的私域流量,客户越来越多。
今年6月份,我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组建了专业的团队。
虽然只有五六个人,但欧洲人工成本比较高。目前我负责对接客户业务,并到处出差。靠着炎黄子孙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正努力把公司的经营一步步走上正轨。
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心中从未忘记自己的中华血脉,民族自豪感时刻充满胸膛。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在地球的角角落落,用自己的方式,追求着不同的梦想和幸福。
(无论走到哪里,永远有一颗中国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美国政府网站已经公布2022财年移民数据,以下分析基于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发布的2022财年合法移民和身份调整报告(2022 q4 final ded version)。2022财年共有1018004人移民美国,获得合法永久居民身份,移民数量比2021财年的740002多出37.6%。从移民来源国人数来看,墨西哥、印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下文简称中国,台湾地区数据在报告中单列)为美国移民的主要来源国。
自今年5月下议院通过了m-44动议以来,时隔四个月,加拿大移民部终于交出了传闻中“tr2pr”(临时居民转永久居民)方案的答卷。9月20日,移民部长sean fraser给出了扩大永居途径的战略。对于留学生来说,该份战略最关键的无异于是移民部长承诺将为国际留学生创建更为清晰获得永居的途径。据该战略所言,
#美国打工##美国生活##出国务工##人物故事##开卡车#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43位真人故事“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每当听到这首歌,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就会映入眼帘。我叫刘梓晖 ,1999年出生在茅台之乡贵州。但我对贵州的印象只留在3岁,因为它包容了各个民族的人,却是我童年时期的一块伤疤。
最近,许多人都因为疫情、家庭等原因,计划从新加坡辞职,飞回中国。不少网友都在《新加坡眼》app上发帖求助:为解决大家的疑虑,《新加坡眼》搜集了各种官方信息,汇总成一份《工作准证持有者辞职离开新加坡》须知,供大家参考。辞职须知(图源:人力部网站)根据新加坡人力部规定,任何在新加坡的工作人士都可以在合约期间提出辞职。
买房置业恐怕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财务安排,买得好,就尤如发现了一个小金矿,不但给你一个安乐窝,还能为你带来一笔意外的财富;买得不好,问题就可大可小了。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人能事先将买房的复杂性考虑周全。对于打算买房的新移民来说,面对陌生的环境,更需要清楚在悉尼买房的注意事项。一位华人小姐姐的观点在社媒上掀起热议,她认为很多房子之所以价格过高,是因为中介利用所谓的好地段“炒”出来的。
“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句耳熟能详的谚语,反应的正是明朝时的一场规模空前的移民浪潮。乔楔亭曾经在《题大槐树拟古并序》记载说:“余尝游于豫、燕、晋、齐、陇间,每询姓氏祖籍,多以洪洞大槐树对”。直到今天,从东北到江苏,从陕西到山东,很多人的家谱中都会记载着老家是山西洪洞。
移民欧洲相较传统移民国家,最大优势就是投资少、性价比高,从而大大拓展了移民群体的范围,从以往的富豪和高净值人群专属,到现在中产阶级也能轻松拥有海外身份。欧洲移民申请人可以通过投资房产、基金或者捐款等方式来获得身份,取得了一个欧盟或申根国家的永久居留权。也就是所说的欧洲绿卡,就可以自由通行27个欧盟国或27个申根国,相当于全家获得了欧洲身份。
随着海外移民逐渐成为高净值人群的一种需求之后,选择海外移民的人是越来越多,从此美加澳传统移民大国的移民门槛是逐年提高,更是将不少人拒之门外。与此同时,欧洲移民国家,低廉的投资金额、简易的移民方式、丰厚的福利、宽松的居住要求、便利的身份和短暂的周期,则显得尤为出众,极具性价比!这两年,欧洲移民国家成为了广大移民人士的新选择,火热程度不亚于美加等传统移民国家。
为何这些省份能够轻轻松松低分上名校?高考内卷,如何从高考高地逃到高考洼地?又一年高考季,随着各省相继公布分数线,又引起了高考高地和高考洼地争论。在那个“多考一分,干掉万人”的高考竞争中,需要的是学子们殚精竭虑的努力以及一点小小的运气。但是对于高考洼地而言,却可以轻轻松松低分上名校,甚至低个几十分,让那些高考高地的学子们徒呼奈何。
在缅甸掸邦有着三个华人特区,这些特区分别是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及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体民族都是中华民族,果敢的果敢族就是中国汉族,佤邦的佤族也是中华民族之一的佤族,勐拉的爱伲族则是中华民族之一的哈尼族。图为缅甸果敢自治区(原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地形图,这里毗邻云南省临沧市,与缅甸贵概以怒江为界,与缅甸佤邦以南邓江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