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15日,身心俱疲的大英帝国马来亚陆军总司令白思华终于下定决心,向日本陆军中将山下奉文投降
当消息传到伦敦时,正在奋力抵抗纳粹德国的丘吉尔眼前一黑,他将这次投降称为“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和最大规模的投降”
但实际上,真正令丘吉尔胆战心惊的,并非英国损失的十万大军,而是马来半岛沦陷后,英属印度将直接面临日本人的入侵
如何从日本人手中拯救“大英帝国的皇冠”?丘吉尔思考许久后,向万里之外的中国重庆,发出了求救信号

马来之虎山下奉文
英属印度对于大英帝国而言有多么重要?此地可谓是帝国基石一般的存在
这片包含今天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与缅甸等许多国家的殖民地,是大英帝国治下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前,整个大英帝国的人口总数为4.38亿
仅英属印度一地的人口数量就超过了3.5亿,印度人占到了帝国人口的绝大部分比重
正因英属印度的安全事关帝国国本,在日本已对中国展开全面入侵之后,英国的选择是同日本人进行部分合作,以换取英属印度的安全
1940年7月英国还曾一度答应日本,封闭滇缅公路以阻止外界对中国抗战进行物资支援
然而英国人的摇尾乞怜并没有收获日本的尊重,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宣布同时向英、美荷三国开战,英国不得不接受将与日本人在亚洲对抗这一现实
此时早有意与英美合作的国民党政府,立即提议由中方组建一支部队进入英属印度的缅甸地区,负责保卫滇缅公路的安全

滇缅公路
可是已经被日本人打了一耳光的英国依然对中国心存戒备,他们表示中国只需在中缅边境布防,而无需进入缅甸境内
在英国人看来,英美在东南亚有三十万大军,而且美属菲律宾、英属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都可以作为英属印度的屏障
帝国在印度有足够的军队与缓冲区域,英印安全无需中国人操心
然而,日本人的进攻速度,却大大超出了英国人的想象
就在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日本陆军开始了东南亚攻略
此时的英国人已经在欧洲抵抗了纳粹德国整整两年半,在他们看来,日本要比德国弱得多,所以英国在远东的堡垒足够迟滞日本的进攻,直到美国完成全面战争动员
可是事实证明,这些白人低估了日军的作战能力
1941年12月8日清晨,日军首先对英属香港展开了进攻,短短半个月,这座英国在远东最重要的城市就落入日本人之手
两个月之后,日本人就完成了马来半岛的攻略作战,仅新加坡一地就有8万盟军缴械投降
日本人在菲律宾与荷属东印度的作战也都极为顺利,开战不到半年,盟军就被日本人彻底赶出了东南亚,英属印度成了日本人的下一个目标

与山下奉文谈判的白思华
此时丘吉尔终于慌了,因为英属印度虽然土地广袤,人口众多,但是可用之兵却少得可怜
在日本入侵缅甸之前,英印军队总人数只有二十万左右,并且其不仅多由战斗力较差的印度人组成,主要任务也是维持印度治安,而非抵御外敌
丘吉尔并不相信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在马来半岛的战斗中从英印调来的印度第三军在面对日本人时几乎一触即溃
因此当英属印度真的暴露在日本人的枪口之下时,他只能求助于已与日本人奋战多年的中国
1941年2月15日新加坡投降当日,丘吉尔拨通了蒋介石的电话,同意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他一定不会想到,此刻蒋介石的内心想法是“不听我的话,你才有今天”
蒋介石为何有如此想法?其实都是因为英国人在东南亚溃败之前,一直在给中国摆臭脸
早在1941年初,为了保卫滇缅公路的安全,国民党政府就已经考虑派遣部队入缅作战
然而英国对中国心存戒心,即使英日开战,英国的态度也没有多少好转
就在香港被攻克的三天前,中英两国才勉强达成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蒋介石开始着手组建“中国远征军”

远征军名将孙立人将军
然而这支部队虽然很快集结完毕,但因为英国人迟迟不开放道路,中国军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堵在中缅边境动弹不得
这种现状直到新加坡的“灾难”发生之后才被彻底改变,1942年2月16日,第五军在蒋介石的亲自授意下入缅作战,拉开了中国协助保卫英属印度的序幕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入英属印度下的缅甸地区
然而因为丘吉尔的求救来得实在太晚,中国远征军刚刚抵达缅甸境内,就已经收到了日军攻克缅甸首府仰光的消息
此时的中国远征军由杜聿明指挥,其麾下的十万人由国军中最具战斗力的一部分组成
在他的设想中,中国军队将配合英属印度军队,在缅甸地区对日军展开阻击,伺机收复缅甸全境并进攻已在日本控制下的泰国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英国人虽然傲气十足,但是却毫无实力
就在中国远征军于缅北阻击日军的同时,负责南部战线的英军一溃千里,中国远征军出现了被日军包围的风险
还没等杜聿明决定是战是退,英国人居然在这一刻向他们求救,一支七千人的英军因来不及撤退,被包围在了仁安羌
杜聿明硬着头皮答应了英国人的求救,并舍命解救出这支英军
而英国人甚至连口头感谢都不愿意,为了保全所谓的脸面,英国人在事后的新闻中声称“英军靠自己的努力突围”

缅甸境内的仁安羌大捷纪念碑
但是中国远征军此时已经没功夫同英国人辩论,因为随着英军的溃退,整个缅甸已全数落入日本人之手,滇缅公路被切断已成必然
无奈之下,1942年4月25日,中国远征军宣布结束第一阶段作战,全面撤退
中国远征军第一阶段的作战失败,其原因几乎都要归咎于英国人混乱的指挥上
这次失败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日本人在攻下整个缅甸之后,不仅能兵锋直指印度的孟加拉地区,而且日本人还宣布“缅甸独立”,并向盟国宣战
英国的全面溃败还给了日本人更多的机会,在缅甸仰光成立了“自由印度临时政府”,三万名被俘虏的印度裔英印士兵,站在了日军的一边
面对英属印度岌岌可危的局势,丘吉尔不得不在缅甸大败之后,再次选择腆着脸求助中国
可是已经被英国人坑了个半死的蒋介石虽然有救援盟国的心,但却没已经没有了帮助英国保卫印度的力量
此时的英国人在整个印度只有十个从前线溃败的师,就这一点部队,不仅要抵挡日本人的兵锋,还要负责整个印度地区的治安
这时候救了大英帝国一命的,反而是日本人

中途岛战败的首要责任人山本五十六
就在日本陆军顺利攻下缅甸的同时,在万里之外的中途岛,日本海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败
面对急转直下的形势,日军总部终于停止西进还是东进的争论,将精力全部放在了同美军的交手上
大英帝国终于缓了口气,可是他们并没有在印度地区招募军队,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帮助中国军队重组上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之后,在英美两国的强烈支持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升级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
在经过了整整一年的训练之后,恢复元气的中国远征军在英国人的再三请求下,作为主力部队参与了滇西缅北地区的对日反攻
1943年10月开始,两路中国远征军同时自印度与云南出发,开始帮助英国收复英属印度的缅甸地区
经过十五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远征军帮助英国收复了超过13万平方公里的缅甸土地,滇缅公路再一次成为中国获取外界物资的通道
然而从结果上看,中国远征军用鲜血换回的不止有中国生命线的安全,也有英属印度的安全,而这才是英国前倨后恭,不得不请求中国两度入缅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军队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英国不在人口众多的印度地区招兵?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虽然从表面上看,英属印度一地就占到了整个大英帝国70%的人口,而且英国在印度获得的财政收入甚至超过英伦三岛
然而英国之所以能将印度转变为自己高效的“印钞机”,其原因就在于英国对英属印度的军事策略上
对于英国而言,英属印度既是帝国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也是帝国解体时最脆弱的一环
因此英国人既希望英属印度能绝对安全,又不希望印度兵威胁到大英帝国自身的存在
这种既要又要的想法看似难以实现,但还是被英国短暂达成
英国人为了保卫印度的安全,一方面完全控制着英属印度相邻的全部区域,从阿富汗到缅甸到新加坡,再到更远的香港
英国人在印度周围设置了一系列堡垒,作为英印地区的哨兵
同时英国人在印度招募的士兵数量,相对于印度人口而言又数量极少,同时英印部队的指挥官几乎都是英国人
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英国担心印度兵会调转枪口对向自己
英国的担心不无道理,早在1857年,印度兵就在英国的压迫下进行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在中国远征军初次入缅失利的同一刻,后来领导印度独立的国大党就立即威胁英国:“若不同意其(独立)要求,抗议与暴乱将立即爆发”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才会放着三亿人口不管,拼命要求中国远征军武装保卫印度,而中国军人也在国土之外,证明了自己的勇气与实力
缅甸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这里的经济状态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有许多中国人都会选择到这里定居,这是为什么?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原因。一、历史因素缅甸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虽然战斗很频繁,但是与中国的关系还是非常的友好。2010年后,中国对缅甸的投资也加大了许多,这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联系。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针对人才资源,各大城市陆续出台了人才政策,抢人大战火热上演。人口有流入,自然也就有流出,那么我国有哪些人口外流大省呢?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外流人口排名前五名分别是河南、贵州、安徽、广西和四川。前四名人口外流原因很容易分析,河南工业并不发达,缺少就业岗位,所以河南人只能外出打工,贵州是因为地形地貌,而安徽和广西的本地人则是被周边大城市吸引走了。
关于缅甸护照一、亚洲缅甸护照具备三大特殊性:1、缅甸和中国相邻距离近,地理位置独特,出入境便利;2、缅甸人与中国人都是亚洲黄皮肤种族,华人非常多,讲国语,使用相当安全;3、移民缅甸门槛要求低,准备材料简单,申请审批缅甸护照速度相对较快;更多移民信息欢迎咨询:一三零 三二四一 三一 一三因此缅甸护照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身份护照可以作为身份转化,风险切割、保护隐私、第三国跳板移民发达国家、纠纷问题、国际姻婚、小孩读国际学校、海外投资等众多作用。
山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在美华人的数量却是不多的,总数也只是七万人不到,这跟孔夫子的故乡是有关系的,山东人讲究寻根问祖,移民的情况在山东并不是特别多。不过山东距离韩日较为近,确实有很多人迁到这两个地方的多。福建据统计有110万人赴美,根据生活中所得到的信息,福建确实是赴美人数最多的省,也见过很多河北人在美国留学的,确实有听说很多福建人在美发了财的
2002年7月25日晚,香港屯门安定邨的一户住所,9岁的男孩柏渝跟4岁半的妹妹晓琳正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看着节目。正在这时,哥哥柏渝感到脑后一阵凉风袭来,当他转过头去,发现家中22岁的男保姆陈远林出现在了身后。柏渝本以为陈远林是让他们两兄妹少看电视赶紧写作业去,然而此时陈远林的神态举止却让年幼的柏渝感到不寒而栗——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禁止搬运/抄袭,发现必追究!日本是世界上最“老”的国家,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超过65岁,而出生率却在持续下降。日本政府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不断延迟国家公务员的退休年龄,鼓励老年人继续工作,甚至创业。但日本老年人真的乐意这样吗?
前段时间,东枝作为“魅力之城”代表缅甸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那可真的是让人不少人见识了咱们缅甸的独特风光。事实上,东枝作为缅甸“春城”,不仅景美,人更美。著名影星:thinzar nwe winthinzar nwe win,老家就是东枝的。去景点玩耍时,连猴子都惊叹她的美貌,上前拉住thinzar nwe win的长裙。
关内向东北移民的历史,称得上“源远流长”。不过,移民浪潮具体究竟始于何时,“在有清以前,无籍可考”。我国学界普遍认为,汉族成为东北地区的多数民族,“是发生于清朝晚期的事情”。需要指出的是,东北汉族人口显著增加的具体原因,并非是当地汉族人口的生息繁衍,而是源自以华北地区为首的内地人众的不断迁徙——这便是广为人知的所谓“闯关东”。
中国与缅甸北部山水相连,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文化、经济、战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汉字、汉语是缅北很多地方的官方语言,所以给人一种掸邦、佤邦都是华人的错觉,其实缅北只有果敢是华人,掸族、佤族等都是高度汉化的民族。果敢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领土。秦时为哀牢地从东汉到宋朝一直为永昌郡(府),元朝为云南行省的镇康路和孟定路,明朝是分属永昌府和孟定府,清朝受木邦宣慰司管辖。
【缅甸移民】-深入解读缅甸移民项目一、国家介绍缅甸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新兴经济国家。旅游业是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实体制造业也在不断飞速发展!移民缅甸有众多的商业机会可以选择投资。缅甸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全年温度介于摄氏21~32度之间,其物产丰富和政府有效的经济调控,生活费用却是全亚洲最低的国家之一,十分适宜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