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欧裔是美国最大的族裔,占据美国3亿人口的60%。华裔占据约1.5%的比重,约有540万人口。
美国华裔人口虽然不多,却集中在美国大城市里。例如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大城市。
其中,纽约市华裔有52万,是华裔人口最多的美国城市,占纽约全市人口的6%。旧金山华裔人口18万,华裔人口数量仅次于纽约。

▲旧金山的唐人街
旧金山是华裔比例最高的城市,全市(不包括卫星城)人口有81万,是加州第四大城市。华裔18万,占了旧金山全市人口的21%。
如果包括旧金山湾区(卫星城),华人人口将近50万,占湾区人口的约10%左右,也是美国华裔密度最高的地区。

▲美国华裔分布及人数、占比,旧金山湾区比例最高
旧金山市的唐人街1848年成立,是北美算最古老的唐人街之一。目前,旧金山的一些公交车依旧使用粤语报站。

▲美国各大城市人口排名,旧金山排名第17
那么,旧金山又是怎样成为华裔比例最高的城市呢?
一、源起淘金
1783年,美国脱离英国独立。独立之初,美国的土地只有原英国的13个殖民地,是今天美国面积的约1/8。

▲独立之初的美国13州(红色)
旧金山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当时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是美洲的殖民霸主。其殖民地北起加利福尼亚,南至火地岛。
旧金山的西班牙语名称为“圣弗朗西斯科”,此名来自基督教方济会的创始人方济各。

▲旧金山西班牙语原名圣弗朗西斯科,以基督教教徒命名
独立之后的美国开启了西进运动,将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华裔移民美国的历史,跟美国西进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国独立后的人口只有392万(1790年)。美国独立后,赶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风,工业持续发展。尤其是东北部地区,最早实现了工业化。
南方地区气候温暖,适合棉花种植。棉花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奴隶制得到了保留。

▲旧金山的位置
392万人口很难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为此,美国颁布了《归化法案》,规定了品行良好的欧洲人在美居住满2年可以获得国籍。从1800年到1840年,美国人口每10年的增长率高达40%。
这些外来移民主要以被英国统治的爱尔兰人和经历战乱的德意志人为主。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下,19世纪初,西属美洲爆发了独立战争。
1821年墨西哥独立,独立后的墨西哥国土包括加利福尼亚在内的北美西海岸大部分地区,面积达到410万平方公里,一度是仅次于巴西的拉丁美洲第二大国。

▲独立之初的墨西哥领土
当时移民美国的主要是欧洲裔,亚洲国家并不是美国人口的主要来源。当时的中国外出主要移民方向是东南亚地区,对于与中国相隔万里的北美西海岸兴趣不大。
墨西哥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首都墨西哥城等中部地区,对于广大北方领土控制较弱。这给了美国扩大领土的机会。
1846年,美国为了夺取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墨西哥湾的土地,与墨西哥爆发了美墨战争。

▲美墨战争
1848年,墨西哥战败,美墨签订了《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战败的墨西哥割让了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在内共230万平方公里的北方领土给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领土。

▲墨西哥割让北方领土给美国,墨西哥的国土面积让位阿根廷,排名拉美第三
美国夺取了加利福尼亚之时,人们在加州苏特坊(圣弗朗西斯科湾)发现黄金的消息。黄金的发现吸引了世界其他各国的人们来到圣弗朗西斯科湾附近来淘金。
圣弗朗西斯科1848年全市人口只有1000人。1849年,该市人口达到2.5万,暴增了24倍。
美国对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占领和淘金热的到来,吸引了不少中国移民前往加利福尼亚淘金。中国移民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组团移民美国。

▲旧金山地区的金矿
这时候中国移民主要来自岭南和闽南地区。该地区多低山丘陵,可耕种土地相对少。
此外,广州、厦门等通商口岸的开辟给了诸多广东、福建人出国淘金的机会。一些底层缺少土地的人们的移民方向选择在了传说中富有黄金的美国西海岸。
1849年的中国有300人前往美国淘金。这些华人登陆北美西海岸的第一站就是圣弗朗西斯科湾。在这里,华裔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华人社群。这也是该市唐人街的由来。
此时,移民到美国的华裔多数来自广东地区。“圣弗朗西斯科”用粤语音译为“三藩”。这座城市有了另一个名称——三藩市。

▲淘金的华人
除了华人之外,移民到加州的还有来自美国东部的欧洲裔,以及墨西哥裔等拉美裔。这为加州日后成为种族最复杂的地区奠定基调。
1851年,中国南方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一些南中国地区的居民不堪忍受战争的荼毒,也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从广东沿海迁移到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湾淘金。
早期华工到美国淘金后多居住于此,称之为“金山”。

▲旧金山街景
19世纪40年代,美国的移民制度尚不成熟,边检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当时中国人进入美国相对比较容易。
从1850年到1860年,从中国移民美国的数量从300人到3万人。其中,金山地区占据了移入华人的三分之一。去美国东部地区的华人相对较少。
1860年代,金山的人口达到了5.6万。华裔占据了当地约20%的比例。
二、太平洋铁路带来的移民
到1870年,圣弗朗西斯科湾人口达到了15万。来自中国淘金者约有3万多。
19世纪60年代,英国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储量比加州更为丰富的黄金。使得加州的淘金热在19世纪60年代逐渐走向了没落。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金矿小镇
澳大利亚从过去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一下子成为了风水宝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取代“圣弗朗西斯科”,成为了华人口中的“新金山”。
为了与被称作“新金山”的墨尔本区别,而改称圣弗朗西斯科为“旧金山”。这也是该城市中文名称“旧金山”的由来。
淘金热过去后,一部分华人离开了加州,前往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或者前往新金山。另一部分华裔留在了加州。
留在加州的华人一直以来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自己能做什么。
美国内战以及西进运动给了华人机会。随着美国西进运动,领土扩大,各大州都面临一个问题——是否保留奴隶制。
随着美国工业化的推进,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美国的南方州依旧保留奴隶制,束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美墨战争后,大批墨西哥领土并入美国,自由势力和蓄奴势力在新加入的州的角逐,加剧了南北方的矛盾。

▲美国的自由州(蓝)和蓄奴州(粉红)
1860年代,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美国内战爆发。
1862年,北方阵营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权。当时也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之时。铁路成为了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对于控制太平洋沿岸至关重要。
1863年,美国着手修建从中部到西部的太平洋铁路。

▲太平洋铁路(蓝红),终点为旧金山湾
修建铁路是一个需要人手,且极具危险的项目。很多白人不愿意从事铁路修建工作。一些美国公司为了弥补劳动力短缺,招募华工修建铁路。这对于当时留在美国加州的中国人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此外,当时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利。中国和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这给美国在中国招募大批华工提供了条件。
留守在加州的华工和不少从中国移民到当地的华工,使得华人在加州的比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华人和太平洋铁路
1869年,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完成,美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一些华人离开了加州,前往美国东部生活。
到1870年,美国的华裔移民有3万,其中三分之二生活在加州。留在加州的移民到这里华工在修建完成铁路后,开始从事餐饮、洗衣等低技术的劳动,对于很多高技术劳动的向往程度并不高。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此时欧洲大陆战乱频繁,美国又是白人掌权的国家,大批欧洲人前往美国定居。到1870年代,美国的人口从独立之初的392万增至3855万,成为了人口大国。
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尤其是中国福建、广东沿海地区耕地面积少。为了维持生计,有大约6-7万广东、福建人移民。其中大约5万人移民到美国西海岸。
加州的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适合农业生长的土壤较多。很多移民到这里的中国人从事农业、渔业的开发,带动了美国西海岸地区的经济繁荣。

▲加州的华裔渔民
三、第二次移民潮
从1870年代到1880年代,美国华人人口数量从6万增长至10万。华裔工资低,吃苦耐劳,更受一些白人雇主的青睐。
当时的美国虽然经历了南北战争,但种族主义依然是美国社会的顽疾。任劳任怨的华人引起了美国种族主义者的不满。

▲1870年的排华漫画
一些美国的白人认为是华裔抢走了他们的工作。19世纪末期,一些美国人开始宣传黄祸论,中国移民成为了种族主义者攻击的目标。

▲美国排华海报
1882年,美国出台了一项针对华裔的《排华法案》。
该法案规禁止所有来自中国从事技术或非技术劳动的劳工进入美国。此外,还规定了如果已经在美国定居的中国移民,如果离开美国后重新入境美国,也需要重新获得入境许可才行。欧洲移民后裔不受法案的影响。
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本作为黄种人国家战胜了俄国,更是加剧了美国人对于“黄祸论”的恐慌。
中华民国成立后,美国对于华人移民的限制依然没有减轻。而且,随着美国对黄祸论的恐惧,《排华法案》逐渐演变成为排斥整个亚太地区。
1924年,美国出台了《1924年移民法令》,包括日本、菲律宾、法属印支、泰国都被列入不被欢迎的移民。

▲1924年移民配额,中国仅100名,处最低行列
1930年代,美国华裔人口数量从10万人减少到7万人。
有些华人则采用了违法的方式进入美国。例如一些华人利用美国《排华法案》的漏洞,发明了“纸生仔”。
所谓“纸生仔”即通过伪造一份身份证明的文件,谎称此人是某个美籍华人的后裔。再将这个伪造身份卖给想移民美国的中国人。碍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这一操作很难被发现有问题。

▲纸生仔文件
随着二战的到来,美国对华移民的限制有所松动。二战时期,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不少美籍华人投入到了抗战之中,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战时期,美国的华裔老兵
随着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愈加重要,美国逐渐解除了对华的限制。美国的《排华法案》和《1924年移民法令》逐渐走向终点。
1945年,中国取得了抗战的胜利。美国和中华民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批学生赴美留学。
二战后,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美国支持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受到战争影响,一些中国的留学生选择留在美国。
这段时期,美国的华裔人口数量增加,主要集中在纽约等东北部大城市,这些华人大多数在美国留学后的高端技术人才,例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贝聿铭等。

▲贝聿铭,美籍华裔建筑师
1949年,国民政府逃亡台湾,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普及了简体字,并采用了拼音。香港(原英国殖民地)和台湾地区则保留了繁体字和民国时期的拼音拼写。
美国开始了全面对中国大陆的封锁政策,重点扶持台湾当局。美国全面放开了台湾地区的留学生移民的限制,并降低移民门槛。
受到20世纪60年代平权运动的影响,美国于1965年废除了《排华法案》。1950年代到1970年代,华人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台湾地区。
中国台湾地区主要说闽南方言,使用繁体中文和民国时期的拼写方式。因此,很多台湾地区移民的后裔沿用繁体字和民国时期的拼音。
19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地区的向外移民逐渐减少。与此同时,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赴美留学逐步放开。
到了1980年代,美国华裔人口数量达到了81万,中国大陆移民成为这段时期最大的华人移民主体。他们主要集中在美国经济发达的东北部和五大湖地区,例如纽约,芝加哥、费城、波士顿以及首都华盛顿特区。
纽约是经济最发达的金融中心,吸引了不少华裔精英在纽约定居。纽约成为华裔人口最多的城市。

▲纽约唐人街
四、西海岸移民
20世纪80年代时期,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社会进入了电子科技时代。
美国早在60年代就进行了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到90年代时期,美国成为了电子科技行业的巨头。大批高科技企业在美国应运而生。

▲谷歌为代表的美国互联网企业
美国重工业区的主要在东北部、五大湖地区,地处高纬度,气候相对寒冷。
加州的旧金山湾区是地中海气候带,气候温暖,而且地价相对较低。旧金山湾区成为了美国高科技企业青睐的地区。

▲旧金山湾区,硅谷,核心城市为旧金山、奥克兰
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旧金山湾区立足,这里被称为“硅谷”。旧金山是“硅谷”的中心城市,这里的人口主要集中了大量的科技精英。

▲旧金山湾区的企业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大批华裔携家带口来到加州发展,相比于之前从事低技术工种的一代华裔,这些华裔十分重视家庭和子女的教育和日后发展。
加上这里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旧金山湾区成为了重视子女教育的美国华裔的首选之地。

▲斯坦福大学的华人学生
此外,历史上第一批华裔进入美国的第一站,就是旧金山。大批华人“新移民”的涌入,使得旧金山的华裔比例进一步提升。
旧金山成为了现在美国华裔移民集中的城市。到2010年,旧金山全市(不包括周边)的华裔有18万,占全市人口的21%。
旧金山不少华裔参与政治当中,成为了当地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例如旧金山的华裔议员马兆光的推动下,2015年旧金山竖立了第一座慰安妇纪念铜像。

▲旧金山的慰安妇铜像
旧金山成为了中国元素最浓厚的美国城市之一。现代时期移民的华裔主要来自台湾和大陆地区,普通话是他们的母语。
但旧金山早期华裔多数来自中国广东,粤语在旧金山唐人街的普及率依旧高于普通话。旧金山的部分公交车依然保留粤语报站。

▲旧金山唐人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总有一种爱感动你我!近日祖国多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海内外侨胞的心来看看福建这些海外侨胞他们正为祖国、家乡贡献力量!感动福清籍阿根廷华裔儿童为中国捐赠25000只医用口罩近日,福清市发布了“同呼吸,共命运 抗击病毒我们在一起”关于捐赠医用防护物资的倡议书,引起了海内外福清籍乡亲热切的反响。
                            继6月30日一辆载有41名中国游客的大巴车在法国马赛遭到十几名黑衣人袭击之后,7月1日凌晨,位于巴黎13区的华人店铺和餐馆,遭到暴徒打砸抢,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巴黎13区是当地最大的华人居住区,有近5万华人聚居。种种迹象表明,这次13区商铺被打砸抢明显是有针对性的。华人在海外通常都安分守己,遇到麻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忍则忍。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广袤的疆土为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提供了基础。但美国的疆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自1776年独立后,美国本土经过7次扩张,最终达到了如今的规模。除了从英法等国手中获得大片土地,美国还从独立仅20余年的墨西哥手中夺走了20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占当时墨西哥总面积的半数以上。▲美国领土扩张通过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进运动,美国成功消化了这片广袤的疆土。
                            开放的中国不仅吸引着大量外企还聚集了一批有着异域风情的“外国小店”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中国经济加速复苏这些“外国小店”生意日渐红火说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维萨来自突尼斯他与来自黑山的多美在南京相遇、相知、相爱疫情期间对地中海美食情有独钟的维萨决定开一家地中海餐厅维萨坦言开店的底气一方面在于“在南京,外国人和中国人做生意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最近突然想查查华人在意大利有多少人,想了解一下华人在意的情况,其实华人在意大利并不是很多,占所有移民的比例只有5.97%。虽然占比少,但是意大利人数最多、最稳定的移民社区之一,在所有移民人数中排名第四,在非欧盟移民人数中排名第三。根据2022年意大利人口普查显示,华人在意大利登记的人数大概是30万左右,当然也有很多人是没有登记的,没有登记的我们就无从考量了。
                            美国戏剧家伊斯雷尔·桑威尔在创作于1908年的戏剧《熔炉》中,设置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对白:“攻击华人”可以使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10年内禁止华人劳工移入签发用来识别合法在美居住的华工身份证禁止中国人加入美国国籍“一个混杂的种族,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高加索人,产生一种半异教,半基督教的文明,这种形式的混合相当糟糕。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右)通过视讯接受《澳大利亚人报》国际新闻主编谢里登访问。(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提供)冠病疫情虽然让人员和货物自由流通的无国界概念受到检视,但若采取完全与世界切割的做法,并认为这样就能无坚不摧,这想法并不切实际。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本月20日接受《澳大利亚人报》(the australian)访问时,就全球化是否导致各国过于依赖特定生产链,及长期是否影响人员自由流动发表看法。
                            我在荷兰生活了9年多(1996-2005),在很久之前,但我可以说荷兰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更新一点,听我说 正文1.语言:初到荷兰学习荷兰的地理、政治、文化和历史,几乎学过荷兰文学。当我学习荷兰语时,我必须在一年内掌握近10,000 个荷兰语单词。几乎疯了。我可以说我是从头开始的。我记得一个月没吃过热的食物...
                            加拿大凭借其全面、友好、宽松的移民政策,对待新移民一视同仁的态度,被评定为全球居民最想定居的地方,那么加拿大怎么移民最简单?加拿大移民项目当中的配偶团聚政策要求简单、门槛要求较低,算是办理枫叶卡比较简单的方式!什么是配偶团聚移民?加拿大的公民或者加拿大的永久居民可以担保其子女、配偶、同居伴侣办理加拿大的枫叶卡,而且他们的移民项目门槛要求极为简单,对申请人没有语言、学历、资产、年龄、经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只要担保人具备担保的资格,且可以证明担保人与被担保人之间的关系真实性,那么基本可以保障移民的成功。
                            中泽锐来自河北,连接石川佳纯平野美宇木原美悠的中国教练原本他是一名中国省队的队员,如今在日本成为了乒乓球国家队教练之一、t联赛豪门木下集团的女队教练。来自中国河北省乒乓球队的王锐,在日本当教练并改名中泽锐。中泽锐在日本执教历史的简介:在四天王寺中学、高中、mikihouse乒乓球部,历经13年的教练经验,就任日本乒乓球协会joc精英学院的女子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