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民:百万人口迁移的世界壮举

2021年,是刘芳从重庆到浙江定居的第20年。
20年前,带着简单的行李,刘芳一家从重庆辗转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定居。跨越1000多公里从袓国西南内陆到东南沿海,只为响应党的号召,支持三峡工程建设。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因工程建设需要,当时湖北省兴山县、重庆市云阳县等多个县城整体搬迁,重庆、湖北等地共131万人像刘芳家庭一样,远离家乡,到新的地方定居。
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万州区,是三峡移民中第一移民大区,全区累计动迁人口26.3万人,移民规模占到了重庆总量的四分之一、库区总量的五分之一。为了纪念三峡移民们的付出,国务院规划在这里修建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跟随万州区妇联主席程禾的脚步走进纪念馆的二层,那些展现移民场景的壁画、照片令人震撼。“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三峡移民这一伟大壮举的辉煌历程,读到三峡工程中,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故事。”
在展厅里,徐继波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家是三峡外迁移民第一个家庭,那年,他们一家从云阳县南溪镇出发,迁往上海,临走时,他抱走了一盆父亲送给他的黄桷树苗。纪念馆展厅里,还陈列着徐继波外迁时的车船票,一张张带着岁月痕迹的票据,无不诉说着这段不平凡的旅程。
听党话跟党走 舍小家为国家
□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雪梅
陈晓冰 陶寅生
                            引言采访三峡外迁上海的移民中,刘叔是我遇到的一位态度非常“强硬”的人,采访过程中,刘叔甚至直接喊出,我就是上海人,我死都要死在上海。而关于他的故事,也让我非常感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故事吧。今天我来到上海嘉定区的娄塘镇,据说这里在2004年的时候,接收了很多来自三峡库区的移民。2004年 9月1日,重庆云阳县的刘建军(故事里我们称刘叔)背着龙凤胎儿女抵达上海。
                            2001年5月12日晚上,三峡库区云阳外迁移民在老屋吃最后一顿团圆饭2001年5月13日,重庆三峡库区云阳县首批外迁移民启动2001年5月14日,重庆三峡库区云阳县故陵镇2014名移民乘船经过建设中的三峡大坝工地。2001年5月15日,三峡库区云阳县外迁江苏南通移民蒋永蕾于轮船上产下女婴,取名杨渝苏。
                            郑守仁院士撰稿,这本书记录了三峡工程的“秘方”由郑守仁院士亲自撰稿,生晓高、翁认红、陈磊撰写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技术》(上下卷),由长江出版社出版发行,近260万字。郑守仁院士秘书龚国文介绍,本书堪称一部三峡工程设计及施工纪实,它记录了整个三峡工程各个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与科技创新、施工过程的攻关与创新。
                            新手写作不易,请读者朋友们给我一个小小的点赞,这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大叔外迁上海南汇22年后为何直言不稀罕上海户口?大叔说“有苦难言”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叔怎么说,以下是我记录的和大叔的对话,你好大叔,你们这里有三峡移民你知道?我就是从三峡移民过来的,2001年来的,我那个时候就是拖家带口的从老家万州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现在故乡就没有了。
                            针对所有新移民,我将系统分享一下如何在加拿大找房子与选择合适的房子。1. 去哪儿找房子?八大租房网站测评网站(英文)1. craigslist· 房源多,价格还算合理· 可以筛选条件搜索,map view看起来很方便· 房子质量参差不齐,得自己挑· 联络方式比较老套:发email,有些会留电话2. zumper
                            上海是新中国经济制度的探索之地:新中国的第一家国营公司,“公私合营”率先启动,市场经济打开新局面,第一家外资企业在此落户……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界面新闻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合作,特邀当代上海研究所原所长马学新担纲顾问,复盘上海70年“创业史”,回顾上海经济发展的100个重要瞬间。从奔流不息的浪潮中回望那些曾奠定中国当代经济结构、制度的关键节点,既是致敬,也是思考。
                            明朝初年的大移民又称洪武大移民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我们熟悉的瓦屑坝、山西洪洞它们一南一北构成了明朝初年巨大的移民集散地(明初移民图,参考《中国移民史》)(山西洪洞大槐树公园,摄影师@太白雪)安徽地跨南北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地从移民来源上看淮河两岸地区
                            1994年,国务院确定山东省重点对口支援忠县。就在那一年,重庆忠县从此与山东省结下不解之缘。25年来,山东省对忠县开展资金、项目、移民等多方面的援助与支持,有力促进了忠县经济社会发展。 11月20日中午12点,在忠县复兴镇夏家山居民点,刘纯群拧开水龙头,准备洗菜做饭。而在以前,他们家生活用水可没有这么方便。
                            2019年冬天,一张一个男人背着一树桃花的照片,忽然出现在互联网上,击中了许多中国人的心。照片的主人公,是来自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的山民,刘敏华。十年前的春天,作为三峡库区移民的刘敏华,「在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永别时,小心翼翼地带上了家门口的一棵桃树」。 ①屋檐下静默的男人,和他狭长背篼里那株盛放的桃花,激起观看者胸中无限心事。
                            前言三峡移民外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为了解决三峡库区的贫困问题,数以万计的人们选择离开家园,迁往全国各地。2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来看,当时的选择是否明智?在重庆的人们是否比外迁的人们更幸福?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外迁的库区人们一、当时的选择三峡库区在工程建设之前一直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受淹影响,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移民到新疆哪个地方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和南疆库尔勒市哪个城市更适合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