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原告:姜某、董甲
被告:董丙、刘某
姜某系董乙之妻、董甲系董乙之子;董丙和刘某系董乙之父母。涉案房屋系董乙与刘某按份共有,二人各自拥有50%份额。董乙于2021年3月离世,姜某、董甲与董丙、刘某办完丧事后,对董乙生前与董丙、刘某之间的债权债务进行了核算和整理,经协商一致后,双方就以房抵债等问题签订《协议书》,约定:董乙对涉案房屋享有的50%产权全部归董丙所有,以抵顶董乙欠董丙、刘某的全部债务,姜某、董甲对该房屋有长期居住权。董丙、刘某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扰姜某、董甲的居住权。
由于目前相关部门还没有登记居住权的相关规定,暂时无法对姜某、董甲的居住权进行登记,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姜某、董甲遂向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莱山法院)起诉,请求判决其与董丙、刘某签订的《协议书》有效,对涉案房屋享有长期居住权。
法院审理
莱山法院经审理认为,当事人设立居住权,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居住权合同;当事人也可以遗嘱的方式为他人设立居住权。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当事人可以就居住权的存续期限作出约定;如果当事人未对居住权期限作出约定,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
莱山法院判决:姜某、董甲与董丙、刘某签订的《协议书》有效。姜某、董甲对涉案房屋终生享有居住权。
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一审判决已生效。
案例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这是关于居住权概念的一般规定。居住权作为用益物权,是指在他人住宅上设定的为特定自然人生活需要而对该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权利。居住权的特征为:1.居住权的基本属性是他物权,具有用益性;2.居住权是为特定自然人基于生活用房而设立的物权,具有人身性;3.居住权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物权,具有独立性;4.居住权的设立一般是一种恩惠行为,具有不可转让性。
当事人设立居住权,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居住权合同;当事人也可以遗嘱的方式为他人设立居住权,即住宅所有权人在自己的遗嘱里明确为他人设立居住权。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居住权因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而消灭,并应向登记机关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因居住权一般为满足特定自然人生活居住的需要而设立,故《民法典》对其作出不得转让和继承的限制性规定。居住权以无偿设立为原则,当事人可以就是否有偿设立作出约定。
本案中,姜某、董甲与董丙、刘某签订的《协议书》约定的住宅位置明确,并对姜某、董甲的居住权行使作出不得出租的限制,居住权的条件和要求清晰,符合居住权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在《协议书》中对居住权的期限约定为“长期”,约定并不明确。我国法律在对居住权制度创设初始,为达到保护居住权人的目的,赋予居住权长期性的特点,一般持续至居住权人去世。如果当事人未对居住权期限作出约定,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七十条的规定,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本案中,姜某、董甲提出对案涉住宅终生享有居住权,董丙、刘某亦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故法院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上作出判决,并在判后向当事人释明应及时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居住权登记。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条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三百六十八条 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第三百六十九条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条 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第三百七十一条 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中介费都付了!合同也签了!房子怎么“飞”了?
●关于经济适用房转让合同纠纷的裁判规则
●马强: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所涉实务问题之研究
●请拿好这份租房“避坑指南”
●居住权合同纠纷裁判规则探析——以居住权合同的自由与边界为分析视角
声明:本文转载自“微法官”微信公众号,在此致谢!
排版:王紫暄
审核:刘 畅
居住权是指以居住为目的,部分或全部占有、使用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居住权人与产权人约定的居住时间不会短,但人的意愿不会一成不变。如果居住权人与产权人想撤销居住权,应该如何合法实施?民法典物权编:居住权能撤销吗?能继承吗?一、怎么撤销居住权?1、居住权撤销的方式居住权一旦确认,撤销只有两种方式:享有居住权的当事人同意撤销居住权,或当事人死亡。
八旬老人与自己的亲生女儿因房屋归属问题对簿公堂,双方约定的居住权有效吗?故事梗概蔡某运与蔡某玉系父女关系。1988年3月,蔡某运在其宅基地上自建房屋一套,后进行了扩建,含一楼、二楼。1996年,蔡某运与蔡某玉达成口头协议,将该房屋整体以3.4万元出售给蔡某玉。约定一楼由蔡某运继续居住,因都是一家人,就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
8月28日,马来西亚总理办公室(pmo)发布了一则声明,其中提及外国人在马来西亚购房不能保证可以获得永久居住权。马来西亚政府在声明中表示,“马来西亚欢迎所有游客包括来自中国的游客,并且对其他的外国游客都没有限制,因为只要他们能够满足马来西亚政府所制定的基本的移民条件。”对中国人来说,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的单次签证有效期为30天。
【点击文末小程序,免费咨询法律问题】在实际中,我们都知道关于房子的纠纷问题是非常的多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选择越来越多的人会花钱去买下房子的永久居住权。那么,只有永久居住权的房子能买卖吗,产权与永久居住权有什么区别?网友咨询:我急需一套房子,在报纸上看到一广告说有一套房子,只有永久居住权。也没有房票,由于急需这一套房子所以想去公证处公证一下,但是不知道只有永久居住权的房子能否自主买卖。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74位真人的故事我叫小丫,全名yannick benichou,37岁。一个有幸拿到了中国“绿卡”的法国男人,在中国定居十多年,汉语像母语一样地道,现居“春城”昆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喜欢孔夫子的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2021我在玉龙雪山雪莲峰攀登过程中看日照金山)作为巴黎理工综合大学核能专业,清华硕士优秀毕业生,
近日,四川渠县一对夫妻签订协议自愿离婚,双方共有财产包括一套住房。协议约定,待房贷还完后,双方一致同意该套房产归双方儿子个人所有,将房产转至儿子名下。然而,离婚之后,女方的弟弟发现离婚协议上“多”了一句话:“男方及其家人有永久居住权”。对此,女方感到“被欺负”,质疑是男方私自添加,随即找到渠县民政局称并非原来离婚时签的协议。
这是一起关于房屋居住权和房屋所有权冲突的案件。爷爷在去世之前将自己的产权房屋遗赠给了自己的孙子,但孙子由于某些原因又将这套房屋卖给了自己的同学。本来无可厚非,但爷爷的遗孀(后妻)因为没有其他房子,因此一直居住在这套房子中里。但孙子将房屋卖给他人后,产权人便将爷爷的遗孀告上了法庭,要求其腾房。在这个案件中,产权人主张房屋所有权归自己,而居住人主张自己拥有房屋的居住权。
近日,四川渠县一对夫妻签订协议自愿离婚,双方共有财产包括一套住房。协议约定,待房贷还完后,双方一致同意该套房产归双方儿子个人所有,将房产转至儿子名下。然而,离婚之后,女方的弟弟发现离婚协议上“多”了一句话:“男方及其家人有永久居住权”。对此,女方感到“被欺负”,质疑是男方私自添加,随即找到渠县民政局称并非原来离婚时签的协议。
#房产大真探# 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中新增居住权制度,如果你买到带有居住权的房子,你将无法搬进去居住;如果你在自己房子上设立居住权,再卖给别人,别人将无法居住。可以说,现阶段谁不知道居住权就会吃亏,谁知道设立居住权就会受益。如果你能够看完本文,就可以成为半个居住权专家,起码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一、居住权是什么
基本案情原告:姜某、董甲被告:董丙、刘某姜某系董乙之妻、董甲系董乙之子;董丙和刘某系董乙之父母。涉案房屋系董乙与刘某按份共有,二人各自拥有50%份额。董乙于2021年3月离世,姜某、董甲与董丙、刘某办完丧事后,对董乙生前与董丙、刘某之间的债权债务进行了核算和整理,经协商一致后,双方就以房抵债等问题签订《协议书》,约定:董乙对涉案房屋享有的50%产权全部归董丙所有,以抵顶董乙欠董丙、刘某的全部债务,姜某、董甲对该房屋有长期居住权。